地名:共和村 | 隸屬:懷城街道 |
區劃代碼:441224001216 | 代碼前6位:44122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H |
長途區號:0758 | 郵政編碼:52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清朝時期,因老鴉寨一帶匪患嚴重,當地村民為抗御匪徒,就聯合毗鄰村莊村民成立共和團,成立高級社時,就使用“共和”名稱,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共和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共和村委會位于懷城鎮東南部,東部與甘灑鎮相連,西南部與坳仔鎮毗鄰,北部與龍灣、盆寨連接。距懷城鎮13公里,屬邊遠山區。管轄18個村民小組,494戶,總人口2444人。耕地面積1080畝,其中水田913畝,山地面積23944.5畝。盛產稻谷、小麥、馬芩茨、蕃薯、芋頭、花生、黃豆、木茨及松、杉、雜木、厘竹、高竹、笏竹、油茶、茶葉等。
近幾年來,村委會根據區域的實際,積極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一是充分利用綏江河畔的優勢,二是利用本地資源大搞厘竹深加工和竹笏加工,提高經濟效益;三是大辦“三高”農業,調整品種布局,插植高產優質水稻860畝,占播種面積94%。共和村2009年社會總產值2658萬元,
歷史沿革:
1955年為共和高級社。
1958年為共和大隊。
1983年11月為共和鄉。
1987年為共和村委會。
1989年4月為共和管理區。
1998年為共和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共和村附近有塔山文化公園、懷集燕都國家濕地公園、懷城文閣、燕巖風景區、懷集三岳自然保護區、見龍居等旅游景點,有新崗紅茶、橋頭石山羊、懷集茶桿竹、崗坪切粉、譚脈西瓜、汶朗蜜柚等特產,有懷集龍魚舞、懷集貴兒戲、懷集舞壯獅、懷集春牛舞、端硯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