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華謝村 | 隸屬:華湖鎮 |
區劃代碼:445224102202 | 代碼前6位:44522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V |
長途區號:0663 | 郵政編碼:52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1018~1023年謝氏從潮安翔龍大窖鄉到縣城東南面1.5公里處創居,因村駐地地勢低平,且全村皆姓謝,故名“下謝”,新中國成立后雅稱“華謝”。
基本介紹:
華湖鎮華謝村與惠來縣城接壤,屬縣城南區規劃控制區,是縣城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區域。縣環南一路、東華路貫穿村境,并在赤山院處交匯。縣法院、公安局、慈云中醫院、廣電局、國稅局、地稅局、公路局、電信局等單位都建于我轄區。全村現有650戶共3557人;旅居港、澳、臺僑胞近1000人;在外地工作及非農人口2000多人。耕地面積320畝,山地面積12000畝,是一個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的村莊。華謝村自始祖北宋年間(10181023年),謝氏于潮安翔龍大窯鄉到此定居,聚落呈塊狀分布,主種水稻、花生,山地種植油茶,曾是我縣最大的茶油生產基地之一。村人謝正蒙(15621631年間),明萬歷16年(1588年)舉于鄉后,
歷史沿革:
1018~1023年古人稱華謝村;1949~1951年土地改革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與毗鄰華英村并為華隴大隊;1983年拆開成立華謝鄉政府;1986~199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起改為華謝村委會至今。
周邊相關:
華謝村附近有世鏗院、惠來海濱度假村、大南山八國風情園、金海灣植物園、神泉勝跡、客鳥尾石筍等旅游景點,有惠來荔枝、靖海鮑魚、靖海豆楫、隆江菜脯、油索、隆江綠豆餅等特產,有惠來九鱷舞、高蹺虎獅、民間信俗(打火醮)、葵潭鶴舞、靖海景屏等民俗文化。
謝秀蓮(1906~1987),華湖鎮華謝村人。出身于貧苦之家。 15歲時,父親便把他嫁給東隴鎮東隴村下寨方興瑞為妻。夫妻倆過著貧苦的農耕生活。民國17年(1928)3月,彭湃領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和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