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跨龍村 | 隸屬:禮樂街道 |
區劃代碼:440704005202 | 代碼前6位:44070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轄內有古石橋“跨龍橋”,后成立村委會,故名“跨龍村民委員會”。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跨龍村被確定為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2年1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局確定跨龍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
2021年12月,廣東省愛衛會授于跨龍村2021年廣東省衛生村榮譽稱號。
2021年4月,跨龍村被授予新一批江門市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跨龍村基本情況
跨龍村位于江海區禮樂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中心0.5公里,南距南沖公路、環鎮路、南環公路,跨龍村東連會城,特別是2009年南環路建成通車,大大方便了村的對外溝通聯系。跨龍村現設8個村民小組,有常住人口2110人;耕地面積2196畝,其中水稻面積233畝,魚塘面積800畝,作物面積1163畝。
農民耕作主要以黑蔗為主,跨龍村的黑蔗遠銷全國各省,清甜脆口。養殖方面以南美白對蝦為主,效益良好。另外跨龍村還擁有特色產品“芳草牌溪黃草茶”,該產品于2005年榮獲廣東國際旅游文化節《我最喜愛的江門市旅游商品獎》,經多年產品研發,擁有溪黃草茶、玫瑰花茶、靈芝溪黃草茶、靈芝杞子茶等一系
歷史沿革:
于兩百多年前立村,民國時期,歸第二區禮樂鄉管轄,公社化時稱雄南大隊,文化革命中,改名“紅星”,后改名為跨龍大隊,1983年成立跨龍鄉,1986年改為跨龍村委會,1988年改為跨龍管理區,1994年由新會市劃為江門市江海區管轄,1999年改為跨龍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跨龍村附近有白水帶風景名勝區、江門龍光塔、茶庵寺公園(茶庵公園)、陳少白故居、禮東主灌河、江南文化廣場等旅游景點,有禮樂巨峰葡萄、蛇煲雞、鎮濠泥雞、外海海鮮、禮樂鼠肉、外海面(食)等特產,有禮樂龍舟、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臺山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