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威西村 | 隸屬:禮樂街道 |
區劃代碼:440704005211 | 代碼前6位:44070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位于威鄉之西,故名“威西村民委員會”。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廣東省愛衛會授于威西村2021年廣東省衛生村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威西村位于江海區禮樂街道中心地帶,東鄰威東村,西接敬和村,南與禮樂街道辦事處接近;另有新村位于樂祥東路南北兩側,樂中市場東面,環鎮公路東西走向貫穿。解放前,禮樂河沖設有“英、雄、威、武”四號船只,其中威號船分管中堡區域(含威西、威東、敬和、烏紗),因此,解放后,1951年中堡四條村統稱威鄉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威鄉拆分以威河為界,東面的威東、烏紗合稱威東,西面的威西、敬和合稱威西。1961年7月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威西再與敬和拆分,威西正式得名至今,威西1994年前屬新會管轄,1994年7月開始屬江門市城區管轄。1995年7月屬江門市江海區管轄。
轄區內有接龍里、迎龍里、聚龍里、東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禮樂河沖設有“英、雄、威、武”四號船只,其中威號船分管中堡區域(含威西、威東、敬和、烏紗),因此,1951年中堡四條村統稱威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威鄉以威河為界拆分,東面的威東、烏紗合稱威東大隊,西面的威西、敬和合稱威西大隊,1961年7月威西再與敬和拆分,稱威西大隊,1983年改為威西鄉,1986年改為威西村委會,1988年為威西管理區,1994年由新會市劃為江門市江海區管轄,
周邊相關:
威西村附近有白水帶風景名勝區、江門龍光塔、茶庵寺公園(茶庵公園)、陳少白故居、禮東主灌河、江南文化廣場等旅游景點,有禮樂巨峰葡萄、蛇煲雞、鎮濠泥雞、外海海鮮、禮樂鼠肉、外海面(食)等特產,有禮樂龍舟、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臺山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