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隴社區 | 隸屬:濱海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2005004 | 代碼前6位:44051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東是沙堆地,故名東隴。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城市入選廣東省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基本介紹:
東隴居委(含湖內片區)位于濠江區西南部,南海西北岸之濱。總面積0.73平方公里,農用耕地470畝,另有赤沙內圍塭田25畝(其中12.5畝,上級政府將其統籌出租,具體情況不明),三嶼圍51畝,海灘防護林83畝。至2009年全居委256戶,人口1138人,全居委人均收入3812.30元,但社區實際有65%的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下。自創村以來,東隴以農業生產為主,小部分村民從事淺海竹排捕撈,經濟作物主要有番薯、花生、蔬菜等,但因人多地少,地質貧瘠,村民經濟收入微薄,生活難以為繼。社區居委“兩委”3人,配套工作人員3人,臨工4人(分別為護林、治安等人員),退休老干部5人,代課老師3人。上述人員所有工資均由
歷史沿革:
創村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并起名東隴村;民國初期屬潮陽招收都,1921年至1945年改為潮陽第三管轄區;1949年至1956年為潮陽縣上隴鄉;1958年至1961年汕頭市郊紅旗達農公社上隴大隊;1961年至1987年為潮陽縣河浦公社上塘大隊東隴村;1987年至1993年為潮陽縣河浦鎮東隴村委會;1994年4月25日,國務院以國函(1994)35號文批復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汕頭市將潮陽
周邊相關:
東隴社區附近有礐石風景區、汕頭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丹櫻農業生態園、巨峰寺、疊石山摩崖石刻、汕頭寶峰禪寺等旅游景點,有炒糕稞、赤砂蚶、達埠魚丸、酥炸蝦餅、赤沙蚶、福合埕牛肉丸等特產,有潮汕工夫茶、潮汕英歌舞、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濱海街道·東隴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