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澳頭社區 | 隸屬:礐石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2003008 | 代碼前6位:44051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特殊區域 | 分類代碼:123 |
地名由來:
由于地處港灣之首,有停泊之地,故名澳頭。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城市入選廣東省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2年1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局確定澳頭社區為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澳頭社區位于汕頭市濠江區東北側,三面環山,一面向汕頭港,與市北區隔海相望,轄區面積2.7平方公里,有716戶3251人,有黨員49名,其中“兩委”干部5名。
一是統一規劃,科學利用用地。1995年,居委會為解決住房難、化解土地少需求大的矛盾,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謀求可持續發展,敢于沖破農村群眾平均分配宅基地的落后思想,充分利用政府撥給的宅基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推行農村住宅樓房化,改變落后面貌,建設海灣花園小區,實現農村有新村有新貌。海灣花園占地38.6畝,建筑密度為29.4%,建有樓房15幢,其中高三層的文化中心1幢和高七層住宅樓14幢,共有419個單元(套),總建
歷史沿革:
元代時有馬、史、鄭等姓人家,在村東南臨海處的雄雞山麓(與葛洲北山相接)搭寮居住,屬古“清剛鄉”(葛洲稱“清江鄉”)。
明洪武元年(1368)因遭海寇動掠,故遷至今址定居,后逐漸形成聚落。
昔屬潮陽縣砂浦都,民國后屬其第三區;1946年與葛洲、東湖合稱潮光鄉,同年劃入汕頭市第四區;1953年與媽嶼并合,稱媽澳鄉,屬達濠鎮;1957年又與葛洲、東湖合并復稱潮光鄉屬達濠區;1959年成立澳頭大隊,屬達濠農業
周邊相關:
澳頭社區附近有礐石風景區、汕頭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丹櫻農業生態園、巨峰寺、疊石山摩崖石刻、汕頭寶峰禪寺等旅游景點,有炒糕稞、赤砂蚶、達埠魚丸、酥炸蝦餅、赤沙蚶、福合埕牛肉丸等特產,有潮汕工夫茶、潮汕英歌舞、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