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礐石社區 | 隸屬:礐石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2003001 | 代碼前6位:44051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礐石因地理位置前臨海,后靠山,海岸邊巖石很多,疾風激水成聲而得名。
基本介紹:
礐石社區簡介
礐石社區位于汕頭市南區,是純居民社區,常住人口1379人,社區有黨員22人,工作人員5人,其中,兩委成
員4人。
社區分大礐石和小礐石兩個片區。其中,大礐石主要有洪厝街左一、二、三巷,直街、海旁路及“醫生頂”等,是礐石商業、交通集中地。小礐石因建村較大礐石遲,且范圍較小,習慣稱“后山頂礐石仔”,故名。2007年,小礐石片區納入市金山中學擴建范圍,該片區居民全部遷移。
社區配套有小學、市場、老年人活動中心、農家書屋、路燈等公共福利設施。
有汕頭輪渡碼頭、礐石汽車站、汕頭港務碼頭、礐石風景區、市金山中學、市衛生學校等多個省、市屬單位設于境
文化旅游:
英國領事署舊址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礐石海旁路5號(即現礐石風景區主入口前段),建成于清咸豐十二年(1862年)。2005年被汕頭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鴉片戰爭前,帝國主義
基督教礐石堂位于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礐石社區。由美國基督教浸信會于1860年由媽嶼遷來礐石時所建,此為外國人來礐石傳教之開始,現仍為教堂使用。基督教礐(què)石堂,位于廣東汕頭市礐石山上。
歷史沿革:
十九世紀初,為一片淺海灘涂,至中葉,先有一姓洪的人(英國領事署師爺)挈眷到現洪厝街處居住,其后有河浦、珠浦村民陸續到來捕魚耕種,人口漸多,起名礐石。
1949年,礐石村屬汕頭市郊區第六區,范圍包含大小礐石;1951年屬汕頭市郊區第五區;1956年,屬礐石街道,范圍基本為今礐石居委會;1958年,設立礐石大隊,屬礐石公社;1966年,原礐石大隊改設為礐石街道,屬礐石公社;1973年10月,礐石街道屬新
周邊相關:
礐石社區附近有汕頭英國領事署舊址、礐石基督教堂、礐石風景區、汕頭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丹櫻農業生態園、巨峰寺等旅游景點,有炒糕稞、赤砂蚶、達埠魚丸、酥炸蝦餅、赤沙蚶、福合埕牛肉丸等特產,有潮汕工夫茶、潮汕英歌舞、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礐石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