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浮西社區 | 隸屬:廣廈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1009003 | 代碼前6位:4405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浮西居委會在浮西社區,處新津河沖積平原,相傳建村時,村址屬河口江心洲,由于泥沙積聚成為沙隴浮起,今村內旗桿巷的地勢最高,故名浮隴。因在西面,故稱浮隴西鄉,后稱浮西,故名。
基本介紹:
浮西社區在金平區人民政府駐地北方向3.4千米。廣廈街道駐地西方。屬廣廈街道。東至浮東,南至金桐苑,西至龍湖溝(北墩居委),北至梅溪。浮西社區居委會駐地位于西隆路中段浮西市場旁。轄7個居民小組。面積0.9平方千米。有2002戶,8880人。現以紀、謝、辛、呂、吳、許姓為主。近年大部分土地轉為城市建設用地,主要企業有廣東金源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浮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廣東寶豐塑膠工業有限公司、汕頭東方紙塑包裝廠有限公司。村西有三山國王廟,建于清乾隆甲午年(公元1774年)。有汕樟路、金新北路、華山北路及梅溪橋路通此。郵政編碼:515041;聯系電話:0754 - 88330703。
浮西社區與荷花社區、浮東社區、珠廈社區、杜鵑社區、葵花社區、櫻花社區、紅荔社區、金禧社區、金桐社區、嘉頓社區、東星社區、春峰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宋末,閩南等地移民遷此建村。
浮隴村原屬揭陽縣蓬州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劃入澄海縣。
民國10年(1921年)廢都設區時改稱為浮隴鄉,仍屬澄海縣。
1951年11月浮隴鄉分拆為浮隴東鄉和浮隴西鄉,浮西鄉(村)之名自此始。
1958年3月浮西鄉劃入汕頭市郊區。
1958年9月浮西鄉改稱為浮西大隊,其時屬汕頭市郊區下蓬公社。
1965年6月劃歸澄海縣。
1974年11月又劃歸汕頭市郊區管轄。
1980年7月
周邊相關:
浮西社區附近有汕頭小公園、汕頭中山公園、石炮臺公園、汕頭市博物館、汕頭人民廣場、汕頭老城等旅游景點,有鹵獅頭鵝、糯米酥雞、汕頭牛肉丸、烏魚、龍盛羅非魚、獅頭鵝等特產,有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潮陽笛套音樂、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廣廈街道·浮西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