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兩豐社區 | 隸屬:鮀蓮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1015006 | 代碼前6位:4405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宋末元初建村,許、盧、柯、林諸姓先到此捕魚,放養牡蠣,務農為生,取漁農兩豐收之意,故名兩豐。
榮譽排行:
2017年10月,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兩豐社區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基本介紹:
兩豐居委位于金平區西南部,距金平區政府12公里,北靠桑浦山,南臨溶江口,面積0.15平方公里,人口967人,其中農業人口943人,共213戶。
兩豐居委與大場居委屬于鄉親居委,居民雜居而住,兩豐居委創建于宋末明初(1276年——1286年)至明初(1368年),屬揭陽鮀江都管轄。明嘉靖42年(1563年)改屬澄?h鮀江都,1921年改屬澄?h第七區。1956年成立兩豐高級社,經濟獨立核算。同年,鮀浦漁業大隊成立,1961年重新恢復兩豐漁業生產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并入大場鄉,1987年3月撤鄉建立兩豐村。
兩豐居委現有耕地面積161畝,人均耕地面積0.16畝。兩豐居委現有海灘涂
歷史沿革:
兩豐居委創建于明初,屬揭陽鮀江都管轄。
明嘉靖42年(1563)改屬澄海縣鮀江都。
1921年改屬澄?h第七區。
1956年成立兩豐高級社,經濟獨立核算。
同年,鮀浦漁業大隊成立,1961年重新恢復兩豐漁業生產大隊。
1984年體制改革并入大場鄉。
1987年3月撤鄉建立兩豐村。
原屬升平區鮀浦鎮。
1996年12月撤鎮后屬升平區鮀南街道。
2001年12月鮀南街道與蓮塘街道合并為鮀蓮街道。
2003年3月升平區與金
周邊相關:
兩豐社區附近有汕頭小公園、汕頭中山公園、石炮臺公園、汕頭市博物館、汕頭人民廣場、汕頭老城等旅游景點,有鹵獅頭鵝、糯米酥雞、汕頭牛肉丸、烏魚、龍盛羅非魚、獅頭鵝等特產,有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潮陽笛套音樂、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鮀蓮街道·兩豐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