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原社區 | 隸屬:石炮臺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1001007 | 代碼前6位:4405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平原居委會在平原社區,“平原”指平原村,以居委會創建時所管轄的村名命名,故名。
基本介紹:
在金平區人民政府駐地西南方向0.68千米。石炮臺街道辦事處駐地北方,屬石炮臺街道。東至金新南路,西至金陵路,南至長平路,北界金砂東路。平原居委會駐地位于金平街13號101。轄15個居民小組。面積0.15平方千米。有1584戶,6001人。因城市建設需要,該村土地基本被政府征完,村民已全部農轉非,成為城中村。居委會中間有汕頭華僑新村商業步行街將轄區一分為二,北面為金砂公園;南面為長平路商住區。商住區內有金平工商分局、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建設銀行、福利廠等單位。轄區配套有金新市場,金新服裝市場等。轄區主要企業有榮誠食品、華興冶金、金時印刷、柏亞日化、達誠機械。有-邦親筆題字的金砂公園文化景點。有長平
歷史沿革:
平原村臨近新中國成立時由原“48間(戶)”(村落俗稱)及貧民新村(分別位于升平路南北兩側)組成,村民來自普寧、潮陽、澄海、汕頭市郊,因其時有平民新村,故初名平民村。
1953年改稱平原村;1982年7月改稱平原大隊,劃歸金砂區;1982年改設平原居委會;2002年1月改為金園區石炮臺街道管轄,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平原社區附近有汕頭小公園、汕頭中山公園、石炮臺公園、汕頭市博物館、汕頭人民廣場、汕頭老城等旅游景點,有鹵獅頭鵝、糯米酥雞、汕頭牛肉丸、烏魚、龍盛羅非魚、獅頭鵝等特產,有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潮陽笛套音樂、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石炮臺街道·平原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