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村村 | 隸屬:蒼城鎮 |
區劃代碼:440783104223 | 代碼前6位:44078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58年,李炎華、李連生等自本縣鬧洞(鎮海水庫旁)遷此,因是新建的村莊,故稱“新村”,1987年改村民委員會,取村名命名,后1999年復稱村民委員會是沿用舊名,故名。
基本介紹:
新村村委會位于蒼城鎮北部,離城鎮6公里,全村面積約2平方公里。新村原是鶴山縣宅梧公社雙橋鄉鬧洞村,于1558年建鎮海水庫搬遷到現址,幫村名為新村。新村是革命老區,現有4個村民小組,共172戶,567人,人平均年收入5800元。耕地面積500畝,其中水田面積400畝,旱地面積100畝,林地面積1000畝。除種植水稻外,新村人還積極發展種養業,其中荔枝種植面積最多時達500多畝,養殖的雞、鴨、鵝達100萬只。在大力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同時,新村人積極地進行文明村建設。早在2000年就投資了30多萬元建設了牌坊、水泥路、護欄、花池、路燈等。并于2003年被評為開平市標兵文明村。2008年得到上級的大力
歷史沿革:
1958年,屬開平縣蒼城公社,稱新村大隊。
1961年,屬開平縣東河公社,稱新村大隊。
1963年,屬開平縣蒼城公社,稱新村大隊。
1984年稱新村鄉人民政府,1987年,屬開平縣蒼城鎮,稱新村管理區。
1993年,開平撤縣設市,屬開平市蒼城鎮。
1999年,稱新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新村村附近有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自力村、立園、梁金山風景旅游區、馬降龍碉樓群、錦江里碉樓群等旅游景點,有開平大沙茶、開平馬岡鵝、赤坎鴨粥、馬岡瀨粉、水口腐乳、金山火蒜等特產,有燈會(泮村燈會)、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臺山民歌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蒼城鎮·新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