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窩江村 | 隸屬:石城鎮 |
區劃代碼:440881101213 | 代碼前6位:4408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G |
長途區號:0759 | 郵政編碼:52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廣西至海南的古驛道從此經過,牛販借道歇腳,因有小溪從村前流過,遂叫牛屋江村,后因地形似長龍改為龍窩江村,該村委會駐地在龍窩江村,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龍窩江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龍窩江村委會:總人口4449人,黨員89名,總面積6.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71畝,下轄龍窩江、金枝嶺、蝴蝶嶺、搜古塘、黃秀嶺、沙牛嶺、刮麻山、長嶺坡、陳塘、桃子山、丹竹坡、嶺背、碑頭、白沙、九二窩、下龍友等16條自然村,主要經濟作物蠶桑、甘蔗等。
龍窩江村與銅鑼埇村、荔枝坑村、石南村、荔枝墩村、官埇村、山頭村、飛鼠田村、石頭嶺村、謝鞋村、羅笛埇村、東蓮塘村、上縣村、田寮村、東風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6年至1957年由龍窩江、荔枝墩兩條村成立和平社,辦公室設在嶺背村;1958年至1959年由龍窩江、官埇、荔枝墩、荔枝坑組成和平大隊;1960年分設機構成立大隊;1983年設為龍窩江鄉;1987年改為龍窩江管理區;1999年改為龍窩江村委會,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窩江村附近有鶴地銀湖、羅州故城遺址、塘山嶺、雙峰嶂旅游區、龍飛嶂、茗皇茶業基地等旅游景點,有廉江紅橙、牛雜串、廉江裹蒸粽、廉江白粥、廉江紅楊桃、安鋪簸箕炊等特產,有廉江舞鷹雄、雷州歌、雷州石狗習俗、赤坎調順網龍、徐聞羅卜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