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三江鎮 | 隸屬:連山縣 |
區劃代碼:441825109 | 代碼前6位:44182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R |
長途區號:0763 | 郵政編碼:511500 |
轄區面積:約125.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37萬人 |
人口密度:11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聯村 | ~201 | 鎮中心區 | 三聯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中心,距鎮政府約20米,人口2860人,耕地面積5252畝,辦事處設在省道S263線東邊。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詳細] |
田心村 | ~205 | 村莊 | 田心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南面,距鎮政府約1.5公里,人口2067人,耕地面積3252畝,辦事處設在省道S263線西面(即田心村民小組斜對面)。委耕地廣闊…[詳細] |
三才村 | ~206 | 村莊 | 三才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南面,距鎮政府約5公里,人口1523人,耕地面積2325畝,辦事處設在三才小學旁。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產…[詳細] |
省洞村 | ~207 | 村莊 | 省洞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北面,距鎮政府約3.5公里,人口1200人,耕地面積3212畝,辦事處設在省洞小學旁。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詳細] |
鹿鳴村 | ~209 | 村莊 | 鹿鳴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西面,距鎮政府約8公里,全村總人口1215人,東與田心村委會相接,西與上帥鎮相鄰,北與省洞村委會相靠,南與三才村委會相近。耕地面…[詳細] |
加平村 | ~210 | 村莊 | 加平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南面,面積約15平方公里,東、南邊與肇慶市懷集縣中洲鎮交界,西與三才村委會相接,北與登陽村委會相鄰,距鎮政府約9公里,全村共有3…[詳細] |
登陽村 | ~211 | 村莊 | 登陽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東面,距鎮政府約8公里,人口3040人,耕地面積5230畝,辦事處設在加田中心小學旁。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詳細] |
中和村 | ~212 | 村莊 | 中和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東面,距鎮政府約8公里,面積約20平方公里,人口2266人,541戶,耕地面積2250畝,林地面積:約6500畝,辦事處設在原加…[詳細] |
高明村 | ~213 | 村莊 | 高明村委會位于小三江鎮西面,距鎮政府約13公里,人口1333人,耕地面積2520畝,辦事處設在高明小學旁。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詳細] |
地名由來:
小三江因鎮內有省洞水、甘寶水、文佳水匯合而稱三江坷,民國初年出現“三江圩”之名。1953年,并入連南后為避免與連南三江相混淆,改稱小三江。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小三江鎮被命名為2023年廣東省衛生鄉鎮。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小三江鎮人口數量為1.37萬人,位列連山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
基本介紹: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轄鎮。1939年設省三鄉,1960年改小三江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125.1平方公里,人口0.9萬。省道1960線貫穿鎮境。轄立星、省洞、江聯、三聯、田心、三才、治平、振興、鹿鳴9個管理區(村委會)。硅鐵石、花崗巖儲量豐富。農產品有稻谷、木材、松香等。有水電站。
文化旅游:
馬頭山摩崖石刻位于連山縣小三江鎮南約五公里的馬頭山上。自明代以來馬頭山即為小三江各村壯民避亂之棲所,今山上尚遺存明清兩代夯土為屋的頹墻斷壁,既有碉樓,亦有村民的住房。建國后,在該山北坡山腰的
歷史沿革:
1955年,改第四區為小三江區(包括加田、上帥),開始作為行政區域名稱,此后多次撤并。
1960年10月,成立小三江公社。
1983年,復稱小三江區(不包括加田、上帥)。
1986年,改為小三江鎮。
2003年12月,加田鎮并入小三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