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寺前社區 | 隸屬:華林街道 |
區劃代碼:440103003104 | 代碼前6位:4401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轄內有嶺南著名古剎之一華林寺,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認定寺前社區為廣州市2022年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寺前社區是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40103003104,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0103。郵政編碼為510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20 ,車牌號碼為粵A。寺前社區與彩園社區、荔廣社區、興賢社區、德星社區、曾巷社區、光復社區、連登社區、懷遠社區、福安社區、河傍社區、湛露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的北邊有個地方叫西來初地,里面坐落著廣州市四大叢林之一的華林寺,它是中印兩國人民文化交往的一個重要史跡。話說當年,印度僧人菩提達摩為到中國傳教,遠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經過三個
錦綸會館又名錦綸堂,現位于中國廣州市荔灣區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測,原位于下九路西來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筑。錦綸會館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24年(1844年)重修
歷史沿革:
2002年由華林街第六、第七居委會合并成立,2014年鴻昌居委會并入,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寺前社區附近有廣州華林寺、錦綸會館、荔枝灣旅游區、沙面旅游區、陳家祠、西關永慶坊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德昌咸煎餅、杏花雞、陳添記魚皮、鮑汁扒柚皮、及第粥、南信雙皮奶等特產,有廣州象牙雕刻、廣州扒龍舟、黃大仙祠廟會、仁威廟北帝誕、西關水菱角制作技藝、南乳花生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