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廈社區 | 隸屬:平湖街道 |
區劃代碼:440307003005 | 代碼前6位:440307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B |
長途區號:0755 | 郵政編碼:518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此村建于山下,“廈”通“下”,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山廈社區被認定為第二批深圳市綠色(宜居)社區。
基本介紹:
山廈社區
山廈社區位于平湖街道西北部,轄區總面積5.6平方公里,下轄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約4萬人,其中戶籍居民1200余人,暫住人口約40000人。山廈新村位于山廈社區鐵路以東,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共有住宅樓房330棟(間),有戶籍人口520人,暫住人口約7400人。小區配備了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隊伍,采用封閉性管理,設置了電子監控,對居住人員和車輛出入實行綜合化管理,并有24小時保安巡邏,環境優美,管理完善。
2011年社區兩股份公司總收入5000萬元,合作公司人均分紅14800元,實業公司人均分紅約6000元。2005年社區積極配合政府征轉集體土地約4000畝,征轉面積占社區面
歷史沿革:
據村史考證:明朝景泰年間前,山廈村的第一個姓氏宗族為王氏(王十萬)大戶人家,后王氏家族因故遷移,自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年)開始,就不斷有中原的百姓自北而南、長途跋涉遷徙而來,他們在樹山山麓和緩的坡地上匯聚定居,成為山廈村的肇居先民。
山廈村的第一個姓氏宗族為王氏(王十萬)大戶人家,后王氏家族遷移,由來自不同地方的山廈先民(嚴、葉、鄔、羅、冼等姓氏家族)組成山廈村。
1926年5月,成立了
周邊相關:
山廈社區附近有大鵬所城、大芬油畫村、七娘山、大芬美術館、深圳大鵬東山寺、大鹿港等旅游景點,有龍崗芒果、坪山金龜桔、脆皮吊炸龍崗雞、南澳鮑魚、南澳海膽、龍崗三黃雞等特產,有龍崗舞龍、平樂郭氏正骨醫術、坂田永勝堂麒麟舞、甘坑客家涼帽制作技藝、坪山麒麟舞、龍城舞麒麟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