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發埔社區 | 隸屬:坂田街道 |
區劃代碼:440307013018 | 代碼前6位:440307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B |
長途區號:0755 | 郵政編碼:518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轄區面積:約1.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182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20世紀60年代時村名為“燵戞埔”,既不好聽又拗口,改為大發埔,取大發展之意,故名。
基本介紹:
一、社區基本情況
坂田街道大發埔社區位于坂田西部,東至五和大道,南至平南鐵路,西至梅觀高速(與龍華交界處),北到貝爾路,下轄大發埔居委會(管轄大發埔村)、里石排居委會(管轄里石排村、水斗坑村兩個自然村)、龍璧工業區、文坑工業區、萬事發工業園、恒億工業園、大發埔工業區、福群集團等。轄區總面積1.1平方公里,總人口51858人(其中戶籍人口1667人,流動人口50191人),房屋總棟數963棟,企業共170家。大發埔社區管轄范圍劃分為4個工作網片:大發埔網片、里石排網片、水斗坑網片、工業區網片,社區工作人員78人。
二、社區組織架構
大發埔社區綜合黨總支成立于2012年6月,總支書記為戴筆勁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大發埔社區被確定為2021年度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2022年3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認定大發埔社區為第一批深圳市綠色(宜居)社區。
歷史沿革:
萬姓宗族溯源于古陜西長安(西安)以西。
萬姓從中原陸續遷徙到今天的大發埔之地,立村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據說,北方姓萬的五兄弟,到了梅州有兩兄弟留下來了。
其他三兄弟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大發埔立圍建村。
大發埔村原來叫坑美村。
抗日戰爭時,坑美村是抗日的根據地。
日本人到游擊區掃蕩時,放火燒毀了坑美村,村民躲避戰火,大部分村民移民到西鄉,在坑美村的原址上,重新建村。
2006年11月坂田社區一分為六,即坂田、
周邊相關:
大發埔社區附近有大鵬所城、大芬油畫村、七娘山、大芬美術館、深圳大鵬東山寺、大鹿港等旅游景點,有龍崗芒果、坪山金龜桔、脆皮吊炸龍崗雞、南澳鮑魚、南澳海膽、龍崗三黃雞等特產,有龍崗舞龍、平樂郭氏正骨醫術、坂田永勝堂麒麟舞、甘坑客家涼帽制作技藝、坪山麒麟舞、龍城舞麒麟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