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洲社區 | 隸屬:鷗汀街道 |
區劃代碼:440507005008 | 代碼前6位:440507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村民皆姓李曾名李厝寨,始建于宋代,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村民認為原村名帶有傳統小農意識,與現代文明不相適應,1996年更名時因傳說李姓先祖火德公出殯遇雨李姓后裔遇水而立有后福,而取“金生水”之“金”字與漁洲街道的“洲”合而為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金洲社區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2017年10月,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金洲社區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基本介紹:
金洲社區基本情況
龍湖區鷗汀街道金洲社區(原名李厝寨)地處韓江支流梅溪河東岸,萬吉工業區北側,是一個城鄉結合部的純農社區。社區土地面積385畝,其中村民建設用地204畝,農用地181畝。社區分為金桃、金李、金杏、金蘭4個居民小組,現有常住人口1650人,345戶。黨支部黨員34人,居民代表31人。社區人均耕地少,農民主要靠種養業及第三產業(撰寫春聯)增加收入,2009年人均收入4680元。
社區民風淳樸,環境優美。社區東門池塘周圍生長著古榕樹15棵,膠冬樹3棵,樹齡至今已達二、三百年。古榕屈曲盤旋,姿態各異,膠冬樹挺拔粗壯。社區充分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投資建成古榕公園和文
歷史沿革:
南宋屬揭陽縣蓬洲都;明洪武二年(1369)屬揭陽縣蓬洲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設縣,屬澄海縣蓬洲都;民國時期屬澄海縣下蓬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澄海縣下蓬區;1953年8月屬汕頭市郊區下蓬區漁下鄉;1956年3月屬澄海縣漁洲鄉;1957年1月屬澄海縣鷗汀鄉;1958年3月屬汕頭市郊區下蓬鄉;1958年9月屬汕頭市郊區紅光公社,改設為漁下生產大隊;1959年3月屬汕頭市郊區下蓬公社;19
周邊相關:
金洲社區附近有汕頭方特歡樂世界藍水星、蓬沙書院、媽嶼島、鷗下許氏宗祠、龍湖海灣大橋、證果寺等旅游景點,有達濠魚丸、五香溪家禽、油泡魚冊、潮汕綠豆糕、李厝蔬菜、生炊龍蝦等特產,有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潮陽笛套音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