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鐵洲社區 | 隸屬:鷗汀街道 |
區劃代碼:440507005013 | 代碼前6位:440507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曾名溪邊村,始建于明天順七年(1463),是由韓江及海沙沖積而形成的陸地,當時翁氏族人從福建莆田遷至今浦蓬洲再遷至該地墾荒定居,相傳昔時一鐵匠在此建鄉,故稱打鐵洲,后改稱鐵洲。
基本介紹:
鐵洲社區簡介
鷗汀街道鐵洲社區位于汕頭市龍湖區東北端,東臨新津河,西靠火車客運站,是一個純農社區。轄區面積近1.3平方公里,總人口728人、191戶(其中九成為農業人口),耕地面積150畝,居民以務農為主,運輸、建筑、抽紗、勞務等產業為副,轄內企業4家,2009年工農業總產值865多萬元,人均年純收入4400元。社區民風淳樸,雖地處偏僻,卻是聲名遠播的文明社區:一幢幢2、3層高的住宅樓坐落有序,一排排筆直的綠化帶賞心悅目,路道整潔設花圃景點,社區內建有噴水池、籃球場、文化廣場休閑中心、小農貿市場等設施,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式”社區,這里的群眾安居樂業,鄰里和睦,干群關系融洽,集體
歷史沿革:
宋屬揭陽縣蓬洲都;明洪武二年(1369)屬揭陽縣蓬洲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設縣,屬澄海縣蓬洲都;民國時期屬澄海縣下蓬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澄海縣下蓬區;1953年8月屬汕頭市郊區下蓬區漁五鄉;1956年3月屬澄海縣漁洲鄉;1957年1月屬澄海縣鷗汀鄉;1958年3月屬汕頭市郊區下蓬鄉;1958年9月屬汕頭市郊區紅光公社,改設為漁五生產大隊;1959年3月屬汕頭市郊區下蓬公社;196
周邊相關:
鐵洲社區附近有汕頭方特歡樂世界藍水星、蓬沙書院、媽嶼島、鷗下許氏宗祠、龍湖海灣大橋、證果寺等旅游景點,有達濠魚丸、五香溪家禽、油泡魚冊、潮汕綠豆糕、李厝蔬菜、生炊龍蝦等特產,有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潮陽笛套音樂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鷗汀街道·鐵洲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