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碣石鎮 | 隸屬:陸豐市 |
區劃代碼:441581102 | 代碼前6位:4415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N |
長途區號:0660 | 郵政編碼:516600 |
轄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8.77萬人 |
人口密度:15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3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西門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西門社區居委會地處碣石鎮海邊大道沿岸線,轄區面積1.4平方公里,下轄4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19602人,流動人口1972人,特點:人口居住密集,流動人…[詳細] |
詩書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詩書社區居委會位于碣石鎮北側,面積約1.5平方公里,下轄7個居民小區,總人口25359人,是碣石鎮最為中心繁華的社區,交通方便,環境較好,集住宅、商業…[詳細] |
水朝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水朝社區居委會位于碣石鎮的老城區,轄區面積1.4平方公里,下轄4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17903人,流動人口58人,社區區域交通不便,地緣優勢較弱,是一…[詳細] |
后城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后城社區居委會位于碣石鎮中部,下轄4個居民小區,總戶數2719戶,總人口15247人,屬老區,是碣石鎮四個社區居委會之一![詳細] |
西湖社區 | ~005 | 村莊 | 原為后埔村委會西湖村民小組,因陸豐核電項目建設需要,村莊和土地全部被中廣核集團公司征用。西湖村民小組全體移民,移民安置區建在玉燕中學北側,2012年建…[詳細] |
紅坡村 | ~201 | 村莊 | 紅坡村委會位于碣石鎮碣南半島偏南方,距離鎮內8公里路途,全村面積9萬平方米,總戶數156戶,人口825人,原是鎮連家船上陸住基安置點,純屬深海漁民,由…[詳細] |
紅衛村 | ~202 | 鎮中心區 | 紅衛村委會是碣石鎮深海作業純漁業村委會,有336戶,總人口1884人,總勞動力519人,其中:出海勞力357人,現有股份制機拖漁輪53艘和1艘延繩釣輪…[詳細] |
港口村 | ~203 | 村莊 | 港口村委會是政府定居上陸連家漁村,全村有236戶,總人口1800多人,面積53000平方米,純屬深海漁民,位于陸豐市金碣沿海公路(25公里處)北側,與…[詳細] |
包一村 | ~204 | 鎮中心區 | 包一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南門口,村址面積500平方米。村委會純屬漁業人口,總戶數484戶,總人口2600多人,常住人口屬分散地,下轄10個村民小組(片);…[詳細] |
包二村 | ~205 | 鎮中心區 | 包二村委會位于碣石鎮海邊大路64號,村辦公地址500多平方米,現有總戶數640戶,總人口3500多人,下轄3個村民小組,村民居住分散于全鎮各地。包二村…[詳細] |
灶背村 | ~206 | 村莊 | 灶背村委會位于碣南公路150米處遠,與本鎮前堆村委會辦公點面向距離200米,離碣石鎮府3公里,下轄1個自然村,分為4個小區,總人口有2018人,村民原…[詳細] |
海英村 | ~207 | 村莊 | 海英村委會是一個地處港門要沖,碣南半島北側末端,三面環海,四面繞水,面臨海洋和灘涂,全無耕地;有2個自然村,22艘中型生產捕撈漁船,共387戶,總人口…[詳細] |
圍仔村 | ~208 | 村莊 | 圍仔村委會位于圍仔村東邊,面積約5平方公里,下轄2個自然村,總人口2200多人,距離碣石鎮府6公里,集體經濟收入無。…[詳細] |
新豐村 | ~209 | 村莊 | 新豐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南端海邊,面臨內洋,全村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下轄5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683戶,總人口4328人,離碣石鎮府4公里,是一個邊遠偏…[詳細] |
淺海村 | ~210 | 鎮中心區 | 淺海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南面,全村776戶,總人口3908人,淺海村以漁為主,以海淡養,二副業、經商為副![詳細] |
淺澳村 | ~211 | 村莊 | 淺澳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南郊,面積240平方米,下轄3個村民小組,人口2400人左右,以農業、漁業為主,是經濟較差的村委會![詳細] |
田頭園村 | ~212 | 村莊 | 田頭園村委會位于碣石鎮碣南半島,三面繞海,是自然漁村,距離鎮區約5公里,總人口1729人,主要生活來源靠淺海捕魚,外出打工等為生計![詳細] |
后埔村 | ~213 | 村莊 | 后埔村委會是碣石鎮最南端的瀕海村莊,下轄3個自然村,總人口3088人,是最偏僻落后的鄉村之一。后埔村委會利用本地瀕海的特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引入粵東地…[詳細] |
新饒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新饒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城郊地帶,下轄2個自然村,總人口6759人,共1021戶,總面積為0.5公里![詳細] |
上林村 | ~215 | 村莊 | 明朝崇禎年間,陸氏先祖從福建省遷此建村,1980年為上林大隊,轄上林、西陂林、后埔、赤坎頭、西湖5個自然村,1988年改為上林管理區,后劃出后埔、赤坎…[詳細] |
北城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北城村委會位于陸豐市碣石鎮北郊,村民在鎮內分散居住,沒有自然村,土地百分之九十多被政府開發公司征用建設住宅區及辦公場所和學校所用。下轄(沿用原人民公社…[詳細] |
南城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南城村委會位于碣石鎮碣中路中段,下轄6個村民小組,共604戶,總人口3375人。南城村委會地處城鄉結合部,人口居住分散,土地零星分布在鄰近的各個村委會…[詳細] |
角清村 | ~218 | 村莊 | 角清村委會位于碣石鎮碣南半島中段。全村有586戶,3210人。有耕地1400畝。全村只有一個自然村,主要產業有農業、漁業。距碣石鎮府4.5公里。沒有集…[詳細] |
前堆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前堆村委會位于碣南半島中心地,轄6個自然村,常住人口約7000人,屬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后![詳細] |
上洋村 | ~220 | 村莊 | 上洋村委會位于南碣公路右側三公里處,地處偏僻,與南塘鎮后徑村委會相鄰,總人口為3800人,共720戶,下轄3個自然村,經濟較為落后。…[詳細] |
曾厝村 | ~221 | 村莊 | 曾厝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南碣公路八公里處,是碣石鎮最偏遠的村委會,距鎮區有7公里,全村面積有4.5平方公里,下轄4個自然村,總人口有2985人,共516戶…[詳細] |
角洋村 | ~222 | 村莊 | 建國后屬碣石區碣北鄉,土地時為角洋小鄉,1958年改稱角洋大隊,1978年從角洋大隊劃出草洋、戴厝,1986年改為碣北區角洋鄉,1987年4月改為碣北…[詳細] |
草洋村 | ~223 | 村莊 | 草洋村委會位于陸豐市碣石鎮北面,是丘陵地帶,全村有4個自然村,總人口3600多人,旱園800多畝,水田200多畝,純農業耕作,由于自然條件差,水利設施…[詳細] |
戴厝村 | ~224 | 村莊 | 戴厝村位于碣石鎮北面,屬純農地區,有565戶,總人口3200人,耕地總面積755畝,水田200畝。全村有3個自然村,有健全村小組長、村民代表35人,村…[詳細] |
角溪坂村 | ~225 | 村莊 | 角溪坂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北面,是一個老蘇區村,面積4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400人,是鎮邊遠的村委會,經濟較落后,沒有企事業、廠場,集體沒有經濟收入,仍然…[詳細] |
新布村 | ~226 | 村莊 | 新布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北邊,是本鎮偏遠的一個純農山村,有9個自然村,人口有8000多人,村距鎮府6公里,面積有20多平方米,地緣優勢較弱,屬于丘陵地帶,…[詳細] |
梅田村 | ~227 | 村莊 | 梅田村委會位于陸豐市金碣沿海公路(25公里處)北側,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下轄2個自然村,總人口2600人,是碣石鎮西南方最偏遠的村委會,梅田村委會距市…[詳細] |
霞博村 | ~228 | 鎮鄉結合區 | 霞博村委會地處碣石鎮西部,面積10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民小組,人口4200多人,村委會距鎮區2公里,以農為主,以鹽業、養殖業為副,屬人多地少,經濟落…[詳細] |
桂林村 | ~229 | 鎮鄉結合區 | 桂林村委會位于玄武山西側,陸豐沿海公路南邊,面向碣石灣,南鄰鎮區,背靠丘陵,北與霞博村相近,面積約18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人口近萬,是一個超大自…[詳細] |
湖坑村 | ~230 | 鎮鄉結合區 | 湖坑村委會位于南碣公路右側,下轄5個自然村,總人口7375人,總戶數1450戶,距離鎮政府3公里,經濟較為落后的村委會![詳細] |
橋頭村 | ~231 | 村莊 | 橋頭村委會位于碣石鎮東南方,與湖東鎮交界,在9338省道右側,全村總面積約7.5平方米,下轄3個自然村,總人口3800人,總戶數718戶,離碣石鎮府5…[詳細] |
滴水村 | ~232 | 村莊 | 滴水村委會位于碣石鎮東南方,與湖東鎮交界,南面大海,全村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下轄5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878戶,總人口5876人,離碣石鎮府7公里,…[詳細] |
六桃村 | ~233 | 鎮鄉結合區 | 六桃村委會位于陸豐市碣石鎮核電路西側,面積約2平方公里,下轄4個自然村,總人口5053人,耕地面積約600畝,荒地約500畝,農業單結構,六桃村距離陸…[詳細] |
南溪村 | ~234 | 村莊 | 南溪村委會位于碣石鎮東南方,面臨南海。全村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下轄2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543戶,總人口3270人,離碣石鎮府3公里,是一個邊遠落后貧…[詳細] |
新酉村 | ~235 | 鎮鄉結合區 | 新酉村委會位于碣石鎮城郊地帶,下轄4個自然村,總人口10646人,總戶數1813戶,總面積為2.71平方公里![詳細] |
蓮花村 | ~236 | 村莊 | 蓮花村委會位于陸豐市東南方,面積約30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總人口2600多人,是碣石鎮最貧窮的和最偏遠的村委會,蓮花村距離鎮區和鎮政府8公里,只有…[詳細] |
更新村 | ~237 | 村莊 | 更新村委會位于陸豐市碣石鎮西北方與橋沖鎮相鄰,面積4平方公里,下轄8個自然村,總人口7000多人,是全鎮最偏遠的村委會,更新村委距離鎮區6公里,地緣地…[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多有怪石林立,如同石碑,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碣石鎮被命名為2023年廣東省衛生鄉鎮。
2023年11月,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公布,碣石鎮入選。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碣石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碣石鎮榜上有名。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碣石鎮人口數量為18.77萬人,位列陸豐市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碣石鎮榜上有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碣石鎮榜上有名(番薯)。
2014年7月,碣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7年5月,碣石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基本介紹:
碣石鎮歷史悠久,歷來是海防重鎮,自宋代起已經在此設防保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立碣石衛,為全國36衛之一,與著名的天津衛、沈陽衛等齊名。故其海岸地貌特征而稱碣石,是陸豐市三大鎮之一。碣石鎮位于陸豐市南部,東臨碣石灣,與金廂鎮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0.3千米,總人口17多萬人,轄41個村(居)委會。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8.9億元。碣石鎮歷史上是依托碣石灣而發展起來的漁商城鎮,交通運輸方便,水路距香港和汕頭都是115海里,距澳門和廣洲分別155海里和213海里。陸路距陸城45公里、廣汕公路25公里,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通往各地的客車每天150多班次。碣石鎮是陸豐
文化旅游:
玄武山位于陸豐市碣石鎮,元山寺建在玄武山南麓,占地15公頃,是佛道兩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粵東地區一處歷史悠久、馳名海內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名勝古跡,并且是閩南語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寺內保
元山寺位于碣石鎮玄武山麓,占地面積15公頃,風景怡人,文物薈萃,是閩南語系海內外信仰的中心。元山寺是久負盛名的佛教古寺,現為陸豐縣佛教協會所在地。廟宇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代洪
“紅二師碣石作戰指揮部舊址”、“碣石革命歷史陳列館”位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碣石玄武山旅游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山寺保護范圍之內,其建筑物“自得居”是一處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史跡。192
淺澳媽祖宮 位于陸豐市碣石鎮淺澳村,與淺澳炮臺毗鄰。始建于清康熙初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建。淺澳是明、清兩代碣石衛海防前沿陣地。此處原建有淺澳炮臺,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總督
廣福寺,又稱“廣福庵”、“橋頭宮”,位于陸豐市碣石鎮西北郊。相傳,始建于南宋末年,人們有“未有玄武,先有廣!敝f,它是一處歷史較悠久的佛教古跡。廣福寺山門左右鐫刻著對聯“廣長舌說誠實語,福
廣德禪院位于陸豐市碣石鎮廣德大巷26號。該院始建于南宋年間,明代萬歷二十八年重建,清代康熙四十八年重修。該院原為面闊三間四進加左右廊院布局,現存前三進清代建設遺構,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
歷史沿革:
秦朝統一嶺南之后,陸豐市碣石、橋沖、南塘、陂洋、湖東、甲子、甲東、甲西、博美等九鎮,被劃歸龍川縣揭陽戍。
漢元鼎六年(111年),揭陽戍升格為縣,同一時期今陸豐市其它區域則歸博羅縣管轄。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陸東八鎮屬義安郡海寧縣,其余屬東官郡海豐縣。
明代初,海豐縣石帆都曾與龍溪都一并劃歸潮州府,不久石帆都改隸惠州府。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設立碣石衛,碣石之名由此而來,因境內多有怪石林立
“碣石鳥籠”——碣石是明清兩代三十六衛之一的衛城,手工業較發達。碣石鳥籠,是竹篾制成,加工細致。造型美觀,質量上乘,堅實耐用,“碣石鳥籠”久負盛名,曾遠銷歐美。
“碣石菜頭丸”——菜頭丸(蘿卜丸)是碣石鎮的風味小吃,主要是把蘿卜用機器搗碎,混上淀粉,再揉成球狀,再在皮面加上幾顆花生米,在鍋上蒸熟,或再經熱炒過后香味十足,配上辣椒或蠔油更是香辣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