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七和村 | 隸屬:素龍街道 |
區劃代碼:445381002221 | 代碼前6位:4453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W |
長途區號:0766 | 郵政編碼:5273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當時的村莊由七條自然村組成,村民希望世世代代能和睦相處,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七和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七和村是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素龍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4538100222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5381。郵政編碼為5273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66 ,車牌號碼為粵W。七和村與赤泥村、大欖村、棠梨村、龍稅村、思圍村、沖表村、崗咀村、上寧村、沙豪崗村、中村村、桃子沖村、沙步村、新塘村、大灼村相鄰。
文化旅游:
國寶黃公祠,清。位于云浮市羅定市素龍街道七和村。
歷史沿革:
黃氏始祖道清于公元1765年自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遷到七和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
之后,梁、黎、陳、熊氏等姓始祖相繼遷到本村落戶。
現有黃、梁、黎、陳、熊(列齊11姓)等共11姓,最大姓黃,占11%。
清朝時建村,稱七和,屬羅定州。
民國期間屬羅定縣第五區、第二區。
解放初稱七和鄉,屬第五區。
1958年公社化時設立七和大隊,屬羅城公社。
1959年底屬從羅城公社分出設立的素龍公社。
1983年9月撤
周邊相關:
七和村附近有國寶黃公祠、羅定文塔、龍灣生態旅游區、蒲垌自然生態旅游區、羅鏡東山公園、蔡廷鍇故居等旅游景點,有羅定肉桂、泗綸蒸籠、羅定稻米、羅定皺紗魚腐、羅定豆豉、金灘肉桂等特產,有東山祖廟廟會、羅定民歌、羅定春牛舞、瀧州歌、六祖誕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