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湖村 | 隸屬:池尾街道 |
區劃代碼:445281005216 | 代碼前6位:4452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V |
長途區號:0663 | 郵政編碼:522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明末清初13-34年陳氏先祖從福建詔安、樟州遷此創寨,因村后山長滿黃梔樹,“梔”與“枝字”同音取名黃枝山。另一村落地勢低洼似湖取名龍湖。1937年合并時各取村名末字,取名山湖村,因村委會駐地于山湖村,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山湖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山湖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山湖村榜上有名。
2019年9月,山湖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山湖行政村,在普寧市區池尾西側,人口0.6萬人。含黃岐山、龍湖二個自然村,兩村只有一巷之隔,其先人皆于明末清初來自福建。1937年兩村僑胞集資辦學,各取村名一字,稱山湖學校,后乃以山湖為村名。聚落呈塊狀分布,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八十年代后期起,多數村民新建了樓房,有耕地約700畝,主種水稻、甘薯,盛產油甘、橄欖、青柑。有集體企業8家,個體企業35家,主要生產五金、塑料、服裝等。傳統副食以制作豆干、面條聞名。有小學一所,有老人活動室三處,村西南側新建休閑活動生態園。村東南有廣汕公路,東有池揭公路,東北有安池公路,普惠高速公路貫穿村西側,是革命老區。
山湖村與高明村、高埕村、塔豐村、東山村、林青村、長嶺口村、多年山村、塘邊村、新豐村、貴政山村、鐘潭村、上寮村、松柏嶺村、合浦村相鄰。
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屬普寧市三區稱山湖鄉,1958年屬流沙紅色公社屬塔豐大隊,1964年析出為山湖大隊,1965年屬池尾公社大隊,1984年社改鄉,1986年區改鎮時稱村委會,1990年改管理區,1999年改為山湖村民委員會,此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山湖村附近有德安里、百二坵田風景區、普寧城隍廟、方方紀念館、泥溝古村、普寧培風塔等旅游景點,有普寧蕉柑、普寧青梅、普寧竹蔗、普寧豆醬、豆醬雞、里湖涼果等特產,有普寧英歌舞、佛手老香櫞制作技藝(普寧)、普寧嵌瓷、李家教拳(普寧新架)、普寧廣東漢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