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泗竹埔村 | 隸屬:流沙南街道 |
區劃代碼:445281002207 | 代碼前6位:4452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V |
長途區號:0663 | 郵政編碼:522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泗竹埔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泗竹埔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泗竹埔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泗竹埔村在普寧市區東南2.6公里處,是革命老區。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12年),江、羅、呂等姓居民遷此定居,因此地荊棘叢成,竹林成片,遂名刺竹埔。清初,江、羅為主姓,取江、羅二字部首合成泗字,改為今名。泗竹埔是重點僑鄉,有海外僑胞達0.6萬多人,多居東南亞。有育光中學,4公里混凝土結構的睦鄰路和睦鄰亭,均為海外鄉親捐建,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江西人呂東陽到村執教興學,并帶領村民治理13鄉水利,呂故后,村人為紀念其功德,建呂公亭。現有村民1503戶,總人口8000人,村兩委成員11人,設村民小組8個。村民以務工、商為主,以農為輔。主導產業為紡織和服裝加工。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有環城
歷史沿革:
1955年屬流沙區泗竹埔高級社。
1958年屬流沙紅色公社泗竹埔大隊。
1984年屬流沙區泗竹埔鄉政府。
1990年稱泗竹埔管理區。
1999年改稱泗竹埔村委會,此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泗竹埔村附近有德安里、百二坵田風景區、普寧城隍廟、方方紀念館、泥溝古村、普寧培風塔等旅游景點,有普寧蕉柑、普寧青梅、普寧竹蔗、普寧豆醬、豆醬雞、里湖涼果等特產,有普寧英歌舞、佛手老香櫞制作技藝(普寧)、普寧嵌瓷、李家教拳(普寧新架)、普寧廣東漢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