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廖村 | 隸屬:梅林鎮 |
區劃代碼:445281117235 | 代碼前6位:4452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V |
長途區號:0663 | 郵政編碼:52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大廖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大廖村位于普寧市區西26.8公里處。全村950人。有大凹、凹下、塘肚、廖豐田4個自然村組成。1973年從永蘭析出,自成行政村。有耕地249,畝,種植水稻、甘薯。地處癩痢廠凸山東麓,山地廣闊,盛產青梅、烏欖、橄欖等。近年來,為了生活、就學方便需要,大部分村民移居或暫住于梅林鎮區,現本村只剩少數居民留居管理果產和農田。
大廖村與隆營村、邊圍村、邊上村、桂嶂村、邊埔村、毛嶺村、邊角村、東門村、梅光村、西門村、南陽村、松陽村、黃割田村、大高田村相鄰。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屬惠來縣松陽鄉,新中國成立后屬普寧縣第六區,1953年屬普寧縣十二區永蘭鄉,1958年屬梅林公社永蘭大隊,1961年屬南陽公社大廖大隊,1962年11月屬梅林公社永蘭大隊,1973年從永蘭大隊析出成立大廖大隊,1974年屬南陽公社大廖大隊,1984年屬南陽區永蘭鄉,1986年屬南陽鄉大廖村委會,1990年稱大廖管理區,1999年改稱大廖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2003年撤銷南陽鄉并入梅林鎮
周邊相關:
大廖村附近有德安里、百二坵田風景區、普寧城隍廟、方方紀念館、泥溝古村、普寧培風塔等旅游景點,有普寧蕉柑、普寧青梅、普寧竹蔗、普寧豆醬、豆醬雞、里湖涼果等特產,有普寧英歌舞、佛手老香櫞制作技藝(普寧)、普寧嵌瓷、李家教拳(普寧新架)、普寧廣東漢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