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咸寮村 | 隸屬:下架山鎮 |
區劃代碼:445281111228 | 代碼前6位:4452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V |
長途區號:0663 | 郵政編碼:52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咸寮村上榜。
2019年9月,咸寮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咸寮(Xianliao)行政村。曾名嚴孫廖,又稱咸酸寮,在普寧市區東南7.1公里處,有人口0.28萬人。據傳,元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有嚴、孫、廖3姓居民到此定居,用姓氏命名為嚴孫廖。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陳姓由橫山遷入,嚴、孫、廖3姓遷往惠來,此后由潮語諧音改名為咸酸寮,1952年簡稱今名。聚落呈繞狀分布。有耕地600畝,山地3500畝。農產稻米、甘薯,有鳥梨、青欖、烏欖、等水果。村民主要從事二、三產業,工業有服裝加工等。村西南馬鞍山石坷有一深邃石洞,大革命時期彭湃、古大存曾住此石洞。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后郭沫若等經此,是年10月4日,由區農會負責人陳開儀帶至石洞隱藏。屬革
歷史沿革:
1999年1月18日普府7號文通知稱為咸寮村委會,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咸寮村附近有德安里、百二坵田風景區、普寧城隍廟、方方紀念館、泥溝古村、普寧培風塔等旅游景點,有普寧蕉柑、普寧青梅、普寧竹蔗、普寧豆醬、豆醬雞、里湖涼果等特產,有普寧英歌舞、佛手老香櫞制作技藝(普寧)、普寧嵌瓷、李家教拳(普寧新架)、普寧廣東漢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