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和鎮 | 隸屬:清新區 |
區劃代碼:441803102 | 代碼前6位:4418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R |
長途區號:0763 | 郵政編碼:511500 |
轄區面積:約8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7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34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向群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向群路,向群布坊等,故名。2002年8月起名,并沿用至今。…[詳細] |
玄真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玄真古洞,故名。2002年8月起名,沿用至今。…[詳細] |
明霞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一大型市場,叫明霞市場,故名。…[詳細] |
西河社區 | ~006 | 主城區 | 西河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建設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寓意建設美好和諧生活社區,故名。2002年10月起名沿用至今。…[詳細] |
飛水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因居委會駐地在飛水大街,故名。1989年設立飛水開發區,1994年屬回瀾鎮政府駐地,2002年撤銷回瀾鎮,并入太和鎮。飛水大街原屬西河居委會,在201…[詳細] |
城西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轄區內有城西大道,故名。2014年起名,并沿用至今。…[詳細] |
城東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城東社區:2024年7月成立,由原向群社區析置而來。 東起飛來北路(不含湖畔公館),南至玄真南路,西至筆架路,北至太和環城路。…[詳細] |
城南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城南社區:2024年7月成立,由原西河社區析置而來。東起玄真路,南至飛來南路,包括碧桂園云璽、時代云來花園等2小區,西至中山路,北至清和大道。…[詳細] |
城北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城北社區:2024年7月成立,由原建設社區析置而來。東起清新大道,南至清和大道,西至興韻路,北至太和環城路筆架山山腳,包括佰合谷。…[詳細] |
黃坑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黃坑村委會成員7人,下轄3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58戶,人口5136人,耕地面積420畝,山林面積12168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山林…[詳細] |
樂園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樂園村委會成員5人,下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6戶,人口2698人,耕地面積586畝,山林面積2974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山林廣闊…[詳細] |
周田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周田村委會成員4人,下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58戶,人口2018人,耕地面積1083.6畝,山林面積3988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山林…[詳細] |
飛水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飛水村委會成員5人,下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74戶,人口3180人,耕地面積1976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農副產品的主產區。…[詳細] |
塔腳村 | ~212 | 村莊 | 塔腳村地處北江河畔,面積3.3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69人。塔腳村現有村“兩委”干部5人,黨員61人,班子成員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群…[詳細] |
告星村 | ~213 | 村莊 | 告星村委會成員4人,下轄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82戶,人口1496人,耕地面積544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農副產品的主產區。…[詳細] |
五星村 | ~216 | 村莊 | 五星村委會成員5人,下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06戶,人口2868人,耕地面積5031.5畝,山林面積1986.4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詳細] |
井塘村 | ~217 | 村莊 | 井塘村委會成員4人,下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43戶,人口2376人,耕地面積1808畝,山林面積7624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山林廣闊…[詳細] |
新洲村 | ~218 | 村莊 | 新洲村委會成員4人,下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10戶,人口2248人,耕地面積1935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農副產品的主產區。…[詳細] |
白蓮村 | ~219 | 村莊 | 白蓮村委會成員3人,下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23戶,人口3271人,耕地面積2412畝。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農副產品的主產區。…[詳細] |
萬壽村 | ~220 | 城鄉結合區 | 1953年稱萬壽鄉,1958年改稱萬壽大隊,1983年改稱萬壽鄉,1986年改稱村委會,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改稱村委會,2002年4月因鄉…[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太和古洞,取名太和,故名。
基本介紹:
太和鎮是清新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毗鄰清遠市區,下轄11個村委會,131條自然村,5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6.9萬,流動人口約7萬。全鎮總面積86平方公里,2005年實現社會總產值49.66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4億元,工業總產值41.79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6.83億元,三大產業之比是2.3﹕84﹕13.7;工商稅收入庫收入2019.62萬元;鎮級財政收入1042.0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299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96元。
太和鎮自然景觀秀麗,旅游資源豐富,有遠近聞名的太和古洞風景區、明霞洞生態旅游度假區、玄真漂流旅游度假區、五星漂流度假區、飛水塔等旅游勝地。
太和鎮具備良
榮譽排行: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太和鎮位列第397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太和鎮上榜。
2021年10月,太和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61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太和鎮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太和鎮人口數量為28.73萬人,位列清新區各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太和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1年7月,太和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文化旅游:
鰲頭塔位于清遠市清新縣太和鎮禾豐村委會塔腳村。鰲頭塔高29.7米共九層,為八面樓閣式每面寬3.4米,建筑面積55.8平方米磚砌,五平列狗牙磚出檐,下塑花紋,第二層刻有“高占鰲頭”四字始建于明
歷史沿革:
1958年,太和鎮境域屬清遠縣附城公社。
1961年,屬清城鎮。
1983年,屬清城區公社。
1986年,撤區建鎮,隸屬清遠縣管轄。
1988年1月,清遠建市,設立太和鎮隸屬清郊區管轄。
1992年5月,撤銷清郊區建立清新縣,太和鎮隸屬清新縣管轄。
2012年12月,撤銷清新縣設立清新區,太和鎮隸屬清新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