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潭村 | 隸屬:杏壇鎮 |
區劃代碼:440606105211 | 代碼前6位:440606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X |
長途區號:0757 | 郵政編碼:528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據傳元朝末年在當地建有古城,俗傳“龍化于此”,故稱“龍”,村沿城名,并因河寬如海,深之如潭,而取村名為龍潭。因該村委會位于龍潭村,且是當地村民的自治組織,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龍潭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龍潭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龍潭村榜上有名。
2019年9月,龍潭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龍潭村委會
龍潭村委會位于杏壇鎮北部,距鎮中心城區約6公里,總面積7.2平方公里。下設古粉一、古粉二、霍村一、霍村二、福田、大社一、大社二、光南、青田、北岸、高華、朱曹、楊家、西華一、西華二、龍興、海尾、熱潮、忠秀、大巷一、大巷二、大巷三、三陽、沖元、街區25個村小組,戶籍人口8237人。
龍潭村委會是杏壇水鄉游的組團之一,其旅游景點有始建于宋朝咸淳元年(1265年)的龍母廟,還有建于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的五龍廟以及建于明朝的單孔石拱橋——愛日橋,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龍潭村與海凌村、逢簡村、北水村、新聯村、上地村、吉祐村、高贊村、古朗村、南朗村、桑麻村、昌教村、羅水社區、馬寧村、雁園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龍潭劉氏大宗祠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安教大社A6號前。清道光五年(1825)建筑,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重建,2004年再重修。坐東北向西南,三間三進帶左青云巷,總面闊16.
五龍廟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圩廟前大街4號。道光五年(1825)建,光緒二十四年(1898)、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面闊8.80米,進深21米。硬山頂,馬頭封火
孝通殿又稱龍母廟。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圩廟前大街5號。宋咸淳元年(1265)創,歷明嘉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道光五年(1825)等多次重修,現存清建筑風格。坐西北向東南
龍潭水閘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齊杏聯圍順德支流涌口。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閘東西走向,單孔閘。長38.6米,閘面寬6.4米,面積247平
合興當鋪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委會內。清代建筑。坐北向南。面闊12.68米,深9.5米,高五層共24.50米,占地約121平方米。平頂,青磚墻,紅砂巖墻基高3.6米。墻上開四排紅
愛日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古粉牌坊前200米,是通入古粉村的重要通道。明代建筑。橋為單孔石拱橋。東南-西北走向,長13米,頂寬3.4米,高3.6米。以紅砂巖條石橫聯式砌筑橋拱,
信息來源:順德區人民政府網
歷史沿革:
1950年屬登云鄉,1954年成立龍潭鄉,1958年改稱大隊,1983年復稱鄉,1987年改稱村,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改稱龍潭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潭村附近有龍潭劉氏大宗祠、龍潭五龍廟、孝通殿、龍潭水閘、合興當鋪、愛日橋等旅游景點,有陳村年桔、順德國蘭、佛山香云紗、順德鰻魚、頂骨大鱔、順德美食等特產,有陳村蝴蝶蘭、龍舟歌、香云紗染整技藝、順德烹調技藝、陳村花卉習俗、順德廣繡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龍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