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茆鎮 | 隸屬:四會市 |
區劃代碼:441284113 | 代碼前6位:441284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H |
長途區號:0758 | 郵政編碼:526000 |
轄區面積:約10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05萬人 |
人口密度:1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下茆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相傳古代在牛牯崗腳蓋有一個茅棚,供來往行人歇息,以地勢為界,上方稱上茅,下方稱下茅,因位處下茅,“茅”與“茆”諧音,故名下茆![詳細] |
龍灣社區 | ~002 | 村莊 | 2001年6月,經《四會市人民政府關于四會市社區調整劃分方案的批復》(四府批[2001]31號文件),起名龍灣社區居民委員會。因居委會駐地設在龍灣圩,…[詳細] |
樓腳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樓腳村委會位于四清公路線邊,是下茆鎮政府所在地,面積6.6平方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55人。
樓腳村內主要農業有水稻、蔬菜、魚塘及龍眼、…[詳細] |
馬陂村 | ~202 | 村莊 | 馬陂村委會位于四清公路邊,面積3平方公里,轄2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29。
馬陂村內農業方面主要有水稻、柑桔、黃皮。近年來還重點發展養殖業,其中創…[詳細] |
石羅村 | ~203 | 村莊 | 石羅村委會面積5平方公里,轄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68人。
石羅村轄區有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水源,適宜發展種養業,石羅村農作物種植主要以水水稻、桔…[詳細] |
上茆村 | ~205 | 村莊 | 上茆村委會,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39人。
上茆村委會在九十年代初在旅港商人宋偉文先生的資助下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是全市…[詳細] |
蒲洞村 | ~206 | 村莊 | 蒲洞村委會,轄區面積2.8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45人。
蒲洞村委會山清水秀,當地農民除種植傳統的水稻、柑桔外,近年還利用無工業污染的…[詳細] |
下黃崗村 | ~208 | 村莊 | 下黃崗村委會是下茆鎮最靠北的村委會,鄰近廣寧縣,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91人。
下黃崗村委山清水秀,有著獨特的自然環境…[詳細] |
下茆村 | ~209 | 村莊 | 下茆村委會位于四清線路邊,面積3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98人。
下茆村基本上以農業發展為主,下茆村內有位于四清路邊的下茆大洞水稻示范…[詳細] |
龍灣村 | ~211 | 村莊 | 龍灣村委會,面積5.78平方公里,轄1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36人。
龍灣村轄區內有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水資源,并且地勢開闊平坦有利于發展種養業。當…[詳細] |
南塘村 | ~212 | 村莊 | 南塘村委會位于途經下茆工業園區前2公里公路旁的位置,是四會市下茆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轄3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73人。
南塘村…[詳細] |
江明村 | ~213 | 村莊 | 江明村委會位于江谷鎮江和村委會交界的位置,是四會市下茆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5.25平方公里,轄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05人。
江明村轄區內屬于丘…[詳細] |
漁云村 | ~214 | 村莊 | 漁云村委會位于四清公路旁邊的位置,是四會市下茆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8.8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93人。
漁云村轄區內屬于丘陵地帶,土…[詳細] |
塘村村 | ~215 | 村莊 | 塘村村委會是四會市下茆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4.89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96人。
塘村村轄區內屬于丘陵地帶,土地平坦;氣候比較溫和,…[詳細] |
高崀村 | ~217 | 村莊 | 高崀村委會位于四清公路旁邊塘村村委會相鄰的位置,是四會市下茆鎮政府所在地,總面積6.7平方公里,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66人。
高崀村轄區內屬…[詳細] |
地名由來:
下茆鎮民間傳說古時在牛牯崗腳有茅棚,供來往行人歇息、避雨,并以此地為界,上方稱上茅,下方稱下茅!懊迸c“茆”通,遂稱下茆鎮。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下茆鎮位列第964名。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下茆鎮人口數量為2.05萬人,位列四會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基本介紹:
下茆鎮位于四會市中部,距四會市城區10公里,全鎮總面積107.5平方公里,屬于丘陵鎮,總人口31748,總戶數8454戶,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242個村民小組和2個居委會。其中農業人口30154人,農村勞動力18102人,耕地面積35234畝,其中水田面積20001畝,魚塘養殖面積15436畝,是歷史悠久的魚米之鄉。
2005年下茆鎮實現社會總產值71564萬元;工農業總產值61441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4533萬元,農業產值6908萬元,農村農民純收入5056.1元,稅收收入1055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國稅收入904萬元,增長52%,地稅收入151萬元,增長45%;社會用
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設上茆、下茆鄉,屬第四區。
1952年2月,設下茆等5個鄉,屬廣四縣第九區。
1954年7月,改屬四會縣第五區。
1957年7月,合并為上茆、下茆鄉。
1958年1月,再合并為下茆鄉。
1958年9月,屬江谷人民公社。
1961年4月,由江谷人民公社分出成立下茆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社建區。
1987年3月,撤區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