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歸村 | 隸屬:龍歸鎮 |
區劃代碼:440203102204 | 代碼前6位:4402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F |
長途區號:0751 | 郵政編碼:51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基本介紹:
龍歸村是龍歸鎮行政村,位于該鎮的中心區域、京珠高速公路及106國道的南側,距京珠高速公路韶關站出口及106國道約2公里。村的東南與西聯鎮甘棠村與分水嶺為界,南面與曲江區白土鎮蘇拱村接壤,西北面與奇石村、續源村、沖下村、社主村相鄰。龍歸村始建于宋朝,因當地有一山嶺如五條龍形狀,由南向北俯沖而來,氣勢宏偉如五龍歸位,故名龍歸村。2008年該村轄24個村民小組,村總人口3866人,全部屬于農業戶口,耕地面積3500畝,山林面積5000畝。
該村經濟長期以來以農業為主,種植作物有水稻、蔬菜、果樹等,農業傳統品牌主要有淮山、茨菇、蓮藕。2008年,人均年純收入5017.9元。
鎮屬二中、中心小學座落
歷史沿革:
1951年稱龍歸鄉,1958年改龍歸大隊,1983年改龍歸鄉政府,1987年改龍歸管理區,1998年改為龍歸村委會,2004年劃入武江區,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歸村附近有韶關市博物館、韶州公園、張九齡及其家族墓地、海豚水上世界、重陽鎮千畝油菜花基地、芙蓉仙洞等旅游景點,有龍歸冷水肚、龍歸淮山、唇魚、冬筍筍干、百香果、酸筍田螺煲等特產,有新豐舞紙馬、樂昌青蛙獅、乳源瑤族刺繡、新豐張田餅印、始興龜蚌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