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淇澳社區 | 隸屬:唐家灣鎮 |
區劃代碼:440402100016 | 代碼前6位:44040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C |
長途區號:0756 | 郵政編碼:519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基本介紹:
淇澳社區是廣東省珠海市高新區唐家灣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40402100016,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0402。郵政編碼為519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56 ,車牌號碼為粵C。淇澳社區與后環社區、雞山社區、唐樂社區、銀星社區、唐家社區、上柵社區、寧堂社區、會同社區、那洲社區、永豐社區、北沙社區、東岸社區、官塘社區、金峰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東望香港、深圳,處在穗港澳金三角中心,它是伶仃洋跨海大橋的必經之道。淇澳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島上的后沙灣、東澳灣古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大量距今約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們是珠海迄
蘇兆征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杰出領袖,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香港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蘇兆征故居為青磚瓦平房一座兩間,帶一小廚房。位于珠海市香洲區唐家鎮淇澳村,距市中心十七公里。是
淇澳抗英遺址位于唐家灣鎮淇澳島淇澳村,含天后宮、古炮臺、白石街。鴉片戰爭前夕,英、美鴉片躉船泊踞淇澳島金星角,以此地為0鴉片驛站,并常涉淇澳村騷擾村民。1833年10月13日英國鴉片販子與村
后沙灣遺址位于珠海市淇澳島東北面海灣的沙丘中部。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1984年發現,遺址面積500平方米,文化層厚1.8米~3米。1989年發掘,面積108平方米。文化內涵分兩期。第一期文
淇澳位于珠海唐家灣鎮,為偏僻的海島漁村,有著悠久的歷史,因位居珠江出海口要沖,故上千年前即有漁民聚居,在島上的后沙灣、東澳灣古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大量距今約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
東澳灣遺址位于珠海市唐家鎮淇澳島東側的東澳灣東南部。時代為青銅時代早期?偯娣e近1萬平方米,1985年12月發掘,發掘面積140平方米。文化層分4層,發現灶坑和殘窯遺跡,并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
周邊相關:
淇澳社區附近有淇澳島、蘇兆征故居、淇澳抗英遺址、后沙灣沙丘遺址、淇澳古村、東澳灣遺址等旅游景點,有金灣黃立魚、白蕉海鱸、斗門海鱸、斗門南美白對蝦、金灣紫菜等特產,有沙田民歌、橫山鴨扎包、裝泥魚習俗、正旦晚煮菜茶、漢族傳統婚俗(斗門水上婚嫁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