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寧新街道 | 隸屬:興寧市 |
區劃代碼:441481003 | 代碼前6位:4414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M |
長途區號:0753 | 郵政編碼:5140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2.27萬人 |
人口密度:423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寧新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梅州市興寧市寧新社區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面。在冊戶數2188戶,人口3326人;耕地面積32畝。寧新社區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雨量約為1227.3…[詳細] |
東風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梅州市興寧市東風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西邊。東風村轄1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672戶,人口2138人;耕地面積32畝。東風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雨…[詳細] |
城南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城南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西南。城南村轄51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841戶,人口3830人;耕地面積467畝。城南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詳細] |
佛嶺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佛嶺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西北。佛嶺村轄28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187戶,人口3494人;耕地面積277畝。佛嶺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詳細] |
洋嶺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洋嶺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西北。洋嶺村轄42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078戶,人口3519人;全村總面積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4畝。洋嶺村年平…[詳細] |
曙光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曙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茶都社區 | ~007 | 主城區 | 茶都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商業城社區 | ~008 | 主城區 | 商業城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黃嶺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黃嶺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北邊。黃嶺村轄28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187戶,人口3494人;耕地面積1283畝。黃嶺村年平均氣溫為21.4℃,…[詳細] |
文星村 | ~203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文星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南邊。文星村轄32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601戶,人口2235人;耕地面積953畝。文星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詳細] |
大嶺村 | ~204 | 主城區 | 梅州市興寧市大嶺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南面。大嶺村轄2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657戶,人口2821人;耕地面積631畝。大嶺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詳細] |
橫湖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橫湖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南邊。橫湖村轄20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826戶,人口3293人;耕地面積1933畝。橫湖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詳細] |
橫新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橫新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南。橫新村轄69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985戶,人口4124人;耕地面積1612畝。橫新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詳細] |
洋里村 | ~207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洋里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邊。洋里村轄65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340戶,人口6106人;耕地面積2244畝。洋里村年平均氣溫為21.4℃,…[詳細] |
高陂村 | ~208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高陂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北。高陂村轄23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45戶,人口1809人;耕地面積760畝。高陂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詳細] |
陽光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陽光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邊。陽光村轄27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62戶,人口2120人;耕地面積1101畝。陽光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詳細] |
大圳村 | ~210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大圳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北。大圳村轄19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513戶,人口2113人;耕地面積1046畝。大圳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詳細] |
大路村 | ~211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大路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面。大路村轄14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217戶,人口876人;耕地面積421畝。大路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雨…[詳細] |
寨仔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寨仔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東南。寨仔村轄27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12戶,人口1825人;耕地面積787畝。寨仔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詳細] |
水樓村 | ~213 | 城鄉結合區 | 梅州市興寧市水樓村位于寧新辦事處的北邊。水樓村轄19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470戶,人口1740人;耕地面積752畝。水樓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從寧中分出設立新鄉,得名寧新。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寧新街道人口數量為12.27萬人,位列興寧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
基本介紹:
寧新街道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是興寧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東連永和、坭陂,南靠刁坊,西鄰福興,北毗寧中,總面積29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和5個居委會,人口 103163人。寧新地處興城東南,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與市區共享發達的交通、通信、供水和供電設施。轄區內交通四通八達,205國道、S225線、梅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梅河高速公路興寧境內東出口站在轄區洋里村,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網絡。同時轄區內有岳宮市場、富興市場、商業城市場、東風市場、東城市場和大嶺、洋里商品集散地等,其中東岳宮市場是粵東最大的商貿中心之一,東風市場是興寧市紡織原材料集散地。 便利的交通及產品原材料集散地為寧新的紡織企
文化旅游:
文峰塔位于興寧市寧新街道辦事處文星村長陂嶺。興寧文峰塔建設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已有200多年歷史。相傳建塔前,興寧近三十年未占科甲,縣令仲子履認為山川文氣不足,倡導主持興建此塔以興
“九廳十八井”是客家民居的三種典型代表(土樓、九廳十八井、圍龍屋)之一,廣泛分布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客家地區,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筑,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軸線對稱布局
東升圍位于寧新街道辦東風村,始建于宋代(1127年),于1279年建成,距今730多年。東升圍坐北朝南,為三堂六橫三圍的圍龍屋,是興寧境內最老的圍龍屋,俗稱“九廳十八井”。建筑占地12000
長興圍(花螺墩),位于寧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始建于明朝崇禎八年(1635年),三堂六橫三圍圍龍屋。分布面積153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闊107.4米,進深67.8米,建筑占地面積6533平方
歷史沿革:
寧新早在明清時期,便有寨仔腦、花羅墩、小洋鋪等村堡建置。
民國時期建立過東四方、洋新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正式命名為寧新鄉。
建國前夕至建國初期隸屬寧中區,后有分有合。
1961年7月,始獨立建置。
1979年,稱寧新公社。
1983年,體制改革,稱寧新區。
1984年,成立鄉人民政府。
1987年,成立寧新鎮人民政府。
2004年1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興寧市撤銷寧新鎮,成立寧新街道辦事處。
羅香林 (1906—1978年),字元一,號乙堂,興寧寧新水樓村人,華僑史專家、著名歷史學家、客家研究開拓者,為梅州八賢之一。1931年開始從事粵北客家民族考察,著有《客家研究導論》。1932年,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