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會區 | 隸屬:江門市 |
區劃代碼:440705 | 代碼前6位:44070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轄區面積:約13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0.93萬人 |
人口密度:約67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10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圭峰區(會城街道) | 48.91萬人 | 140.5km2 | 會城街道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政府所在地,是新會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通信、貿易的中心,位于會城全景新會區北部,北靠圭峰山、云峰山與蓬江區的杜阮鎮…[詳細] |
大澤鎮 | 5.18萬人 | 86.69km2 | 大澤得名于南宋景炎年間(1276-1277年),當時多沼澤地,故名大澤。位于新會市中西部,東接會城鎮,南臨七堡鎮,西鄰司前鎮,北連鶴山市和杜阮鎮,新開…[詳細] |
司前鎮 | 6.49萬人 | 88.77km2 | 司前鎮歷史悠久,在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鎮內河村一帶就是平夷縣(新會市前身)的轄地。明、清兩代河村是“牛肚灣巡檢司”的駐地,該司前面有塊大片空曠…[詳細] |
羅坑鎮 | 2.35萬人 | 82.08km2 | 羅坑得名于宋初,在陳沖墟衛生院內仍存有宋慶歷七年(1047年)所立仙涌寺石碑,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鎮位于市境西部,東與小岡、雙水鎮毗鄰,南接臺山市…[詳細] |
雙水鎮 | 6.08萬人 | 207km2 | 雙水鎮,是廣東省中心鎮,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新會區西南部,總面積207平方公里,人口93000人,轄37個村委會和 3個社區居委會,是新會區人口最多,鎮域…[詳細] |
崖門鎮 | 3.46萬人 | 206km2 | 一、概況
崖門鎮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新會西南,地處珠江水系崖門出海口,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崖門萬噸主航道沿鎮而過,東與古井鎮、沙堆鎮和珠海市斗…[詳細] |
沙堆鎮 | 3.52萬人 | 97.44km2 | 沙堆得名于宋末。位于市境東南部,東、南鄰斗門縣,西接古井鎮,北連古井鎮和斗門縣。1996年,全鎮土地總面積97.44平方公里,年末實有耕地面積3070…[詳細] |
古井鎮 | 3.61萬人 | 112.32km2 | 古井鎮位于市境東南銀洲湖畔,東、南接沙堆鎮,西與崖西、雙水鎮隔銀洲湖相望,北鄰三江、睦洲鎮。東面山巒起伏,西面平原開闊,瀕臨銀洲湖,湖岸線19公里。常…[詳細] |
三江鎮 | 3.75萬人 | 82.37km2 | 大洞口江、潭江、虎坑江在該鎮前會合后經銀洲湖出海,故名“三江”。三江鎮位于市境中部偏東,東鄰睦洲鎮,南接古井鎮,西望雙水、會城鎮,北連江門市。鎮內丘陵…[詳細] |
睦洲鎮 | 3.79萬人 | 80.09km2 | 睦洲之地于南宋寶慶年間成陸,由11個大小島嶼組成,居民和睦相處,故名“睦洲”。該鎮位于市境東部,東望大鰲鎮,南鄰斗門縣,西接古井、三江鎮,北連江門市。…[詳細] |
大鰲鎮 | 3.67萬人 | 52km2 | 大鰲鎮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下轄的一個鎮,總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5萬人。
大鰲鎮位于新會區東南部邊緣,地處西江下游磨刀門水道沖積而成的一個江心…[詳細] |
銀湖灣濱海新區(經開區) | …[詳細] |
地名由來: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割南海、新寧兩郡地立新會郡,郡治盆允,轄6個縣。“新會”,以新建6縣會合成郡而得名。新會的“新”就是新建6個縣,“會”是“會合”,新建6個縣會會成郡,就是新會的來歷。
基本介紹:
新會,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新會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87平方公里,人口77.43萬,
轄會城、大澤、司前、七堡、羅坑、雙水、崖南、崖西、沙堆、古井、三江、睦洲、大鰲等13個鎮和會城、今古洲、圭峰區、圍墾等4個派出機構。
新會是全國著名僑鄉,旅外鄉親和港澳臺同胞7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港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累計捐資贈物總值13億港元。
新會歷史悠久
新會在秦朝時屬南海郡,到三國時期孫權置為平夷縣,到晉朝改稱新夷,再到南北朝設立新會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名單公布,新會區上榜。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營商環境友好縣域名單公布,新會區上榜。
2024年11月,2024全國縣域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百強縣揭曉,新會區位列第49名。
2024年9月,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2024)發布,新會區位列244位。
2024年1月,新會區被命名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
2023年11月,新會區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第47。
2023年1月,新會區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2022年12月,新會區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2年5月,新會區入選2022年度縣市電商競爭力百佳樣本第55位。
歷史沿革: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在今司前河村一帶置平夷縣,是新會縣的前身。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稱新夷縣。
東晉元熙二年(420)分南海、新寧兩郡地域立新會郡,郡治盆允。
隋開皇十年(590),撤銷新會郡立封州,轄新會、義寧、封平、封樂4縣。
翌年,封州改名允州,隋開皇十三年(593)改名岡州。
至唐貞元末年撤岡州。
北宋開寶五年(972),原新會郡(岡州)地調整為新會縣。
南宋以后,先后部分或全部析地置香山、順
區劃: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