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崖門鎮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新會西南,地處珠江水系崖門出海口,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崖門萬噸主航道沿鎮而過,東與古井鎮、沙堆鎮和珠海市斗門區隔海相望,南接臺山市,西靠古斗山脈,北鄰雙水鎮,是新會區實施銀洲湖區域綜合開發戰略的六鎮一區成員之一,并毗鄰港澳。全鎮總面積206平方公里,人口4萬多人,旅外僑胞、港澳鄉親2萬多人,轄17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全鎮資源豐富,湖岸線長26公里,有大中小型水庫17座,總庫容量達2540.6萬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有錫、鎢、鈾、硅、砂、花崗巖、稀土等。
二、經濟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全鎮各級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招商引資,推進工業強鎮,經濟實現快速增長。
2005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0.155億元,增長30.8%,園區經濟發展迅速,電子電器、皮革化工、紡織服裝、建材及陶瓷原料的四大支柱產業已初具規模,產值達8.85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57.43%。漁農業總產值4.32億元,增長4.23%,漁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海洋捕撈量達40817噸,產值8120萬元。海洋捕撈、柑桔種植、白鴿養殖、甜水蘿卜等品牌農業已形成規模。第三產業的發展也不斷加快。隨著廣東橋博館的建成開放,以及蔡李佛始祖館的完善,以古兜溫泉度假村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日益興旺。2005年,全年接待游客8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000多萬元,第三產業產值達1.68億元。
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繼南門一級公路崖門段通車之后,基本完成銜接一級公路的各村道、機耕道及綠化等工程,安裝了古斗村至“西高”崖南出入口路段路燈266盞;明蘋至甜水村道、田寮工業小區道路、蔡李佛入館道路的混凝土鋪設工程相繼完成;投入1000多萬元完成自來水工業管網擴容工程;省重點工程5000噸級出海航道疏浚工程順利進行;50萬伏跨海電纜崖門段勝利竣工。省重點工程新會發電廠地表清理項目已經完成。環境保護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四、科教文衛等各項工作穩步發展
2005年,全鎮中小學繼續實現“三無”學校,沙崗中學、崖南初級中學順利通過江門市一級學校評估驗收,并投入資金350萬元,興建崖南中學新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