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陽江市 > 陽春市 > 陂面鎮

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陂面鎮

[移動版]
地名:陂面鎮隸屬陽春市
區劃代碼:441781107代碼前6位:441781
行政區域:廣東省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粵Q
長途區號:0662 郵政編碼:529500
轄區面積:約11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3.89萬人
人口密度:約330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黃牛頭社區~001鎮中心區
因居委會位于黃牛嶺,故名。自批準設立沿用至今。…[詳細]
陂面社區~002特殊區域
因居委會位于陂面圩,故名。自批準設立沿用至今。…[詳細]
灣口村~201村莊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建立灣口村。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詳細]
南星村~202村莊
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在境內建河仔巖村。土改隊把原高南鄉南部劃為一個鄉,叫南星鄉。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詳細]
新民村~203村莊
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新民…[詳細]
大同村~204村莊
民國二年(1913年)建豬乸夾村。1951年,在該村成立農會,因村名不雅,取“世界大同”之義稱大同農會。1958年設大同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詳細]
加祥村~205村莊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建村,稱灰砂墻村。1949年設立加祥鄉,1958年改為大。,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詳細]
六村崗村~206村莊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建村。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詳細]
石尾村~207村莊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在大㙟石山群南端建立村莊,稱為石尾村。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石尾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詳細]
聯民村~208村莊
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聯民…[詳細]
上塘村~209村莊
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村起名上塘。1951年設立上塘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詳細]
朗仔村~210村莊
清光緒元年(1875年)建立㙟仔圩。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詳細]
那座村~211村莊
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建村。1949年設立那座鄉,1958年改那座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詳細]
潭潦村~212村莊
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潭潦…[詳細]
上河村~213村莊
1949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上河…[詳細]
三朗村~214村莊
解放前此境為高北鄉管轄,解放后期設立三㙟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詳細]
衛周村~215村莊
楊、蔡兩姓村民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從信宜縣遷來,共建惠周寨。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詳細]
南河村~216鎮鄉結合區
在陂面鎮境,南朝時,由高涼部落建立高崗峒。明、清朝設高崗堡。民國時,把原高崗堡劃分為高南、高北鄉。由于地處西山河之南,1951年秋,土改把高南鄉命名為…[詳細]
同樂村~217村莊
1951年秋屬南河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2月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詳細]

地名由來:

民國七年(1918年),西山河出口處筑攔河水“陂”,檢查竹木以收取賦稅,“陂”的南“面”建成集市,因集市之所在地而稱“陂面圩”。

基本介紹:

一、陂面鎮基本情況

陂面鎮位于陽春市北部,漠陽江上游,離市區20公里處,全鎮總面積118平方公里,總人口5.8萬人,勞動力3.5萬人,該鎮土地平坦,是陽江市、陽春市“三高”農業示范鎮,目前鎮內的優質糧、淮山、蔬菜、荔枝、龍眼等生產種植已初具規模。陂面鎮礦產、水力等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化工石、水泥石的貯藏量約1億立方米。

二、陂面鎮投資環境情況

(一)基礎設施完善。

1、交通方面:鎮內公路縱橫交錯,水泥路通車總里程達105公里,通村委會公路已全部鋪設水泥路。三茂鐵路貫穿全境,境內有三個火車客(貨)運站。通往廣州可走新高線(廣州至新興到高州)或陽江線的開陽

+查看詳細陂面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陂面鎮人口數量為3.89萬人,位列陽春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陂面鎮榜上有名(淮山)。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為高崗堡,堡址位于隋開皇十年(590年)所設的流南縣舊址。

民國七年(1918年),在西山河出口處筑攔河“陂”,陂南面漸成集市,稱“陂面圩”。

1962年,從合水公社分出設陂面公社。

1975年10月,復設的陂面公社治所改在新址黃牛頭。

1986年12月,建陂面鎮。


以下地名與陂面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色狠狠 | 亚洲3D卡通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A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