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嶺背鎮 | 隸屬:陽山縣 |
區劃代碼:441823113 | 代碼前6位:44182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R |
長途區號:0763 | 郵政編碼:511500 |
轄區面積:約1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嶺背村 | ~200 | 鎮中心區 | 陽山縣嶺背鎮嶺背村位于嶺背圩鎮中心,下轄29個村小組,耕地面積4572畝,其中水田1897畝,旱地2675畝。2013年底嶺背村總人口5192戶114…[詳細] |
蓮花村 | ~202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蓮花村位于嶺背圩鎮西面,距嶺背圩鎮2.5公里,下轄8個村小組,耕地面積2540畝,其中水田1465畝,旱地1081畝。2013年底蓮花村總…[詳細] |
蒲蘆州村 | ~203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蒲蘆州村位于嶺背圩鎮東面,距嶺背圩鎮6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10分鐘,下轄11個村小組,耕地面積2293畝,其中水田1435畝,旱地858畝…[詳細] |
黃屋村 | ~204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黃屋村位于嶺背圩鎮北面,距嶺背圩鎮4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15分鐘,下轄15個村小組,耕地面積3514畝,其中水田1736畝,旱地1778畝…[詳細] |
戶稠村 | ~205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戶稠村位于嶺背圩鎮北面,距嶺背鎮7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20分鐘,下轄22個村小組,耕地面積4201畝,其中水田2439畝,旱地1762畝。…[詳細] |
大冊洞村 | ~208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大冊洞村位于嶺背圩鎮東面,距嶺背鎮6公里,大冊洞村早在2012年就開始“兩不具備”下山移民搬遷工程,目前大部分村民已搬到離鎮墟2公里的移民…[詳細] |
犁頭村 | ~211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犁頭村位于嶺背圩鎮西面,距嶺背圩鎮6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7分鐘,下轄18個村小組,耕地面積5096畝,其中水田3288畝,旱地1808畝。…[詳細] |
水建村 | ~212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水建村位于嶺背圩鎮西面,距嶺背鎮圩鎮9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10分鐘,下轄24個村小組,耕地面積4244畝,其中水田2983畝,旱地1261…[詳細] |
牛備村 | ~213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牛備村位于嶺背圩鎮南面,距嶺背圩鎮13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30分鐘,下轄15個村小組,耕地面積4870畝,其中水田2428畝,旱地2442…[詳細] |
松木村 | ~214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松木村位于嶺背圩鎮南面,距嶺背圩鎮13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15分鐘,下轄12個村小組,耕地面積2525畝,其中水田403畝,旱地2122畝…[詳細] |
崗頭村 | ~216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鎮崗頭村位于嶺背圩鎮南面,距嶺背圩鎮8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20分鐘,下轄16個村小組,耕地面積3781畝,其中水田2469畝,旱地1312畝…[詳細] |
馬落橋村 | ~218 | 村莊 | 陽山縣嶺背馬落橋塘村位于嶺背圩鎮東南面,距嶺背鎮12公里,由鎮到村車程約15分鐘,下轄25個村小組,耕地面積6733畝,其中水田680畝,旱地6053…[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圩址四周有山嶺而得名嶺背。
基本介紹:
陽山縣轄鎮。民國時設嶺背區。建國后稱二區,又改嶺背區。1958年改嶺背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建鎮。位于縣境偏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1.7萬。國道323線過境。為省道1911線終點站。水遠由嶺背河至青蓮,下入連江。轄嶺背、蓮塘、龍塘、蒲蘆洲、戶稠、潮水、黃屋、水牯陂、大洞、寨坳、大山11個管理區(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采礦、電力等行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蠶桑。境內燕子巖,每逢春天,云集上萬只燕子、蔚為壯觀。特產蒲蘆洲沙田柚、嶺背板栗。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4年3月,嶺背鎮被命名為2023年廣東省衛生鄉鎮。
2023年10月,嶺背鎮被評定為2023年廣東省森林城鎮。
2022年10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嶺背鎮為2022年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沙田柚)。
歷史沿革:
明、清代,屬常歲鄉。
民國三年(1914年),設嶺背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改稱嶺背鄉,屬二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仍屬二區。
1955年,二區改稱嶺背區。
1957年,撤區并大鄉稱嶺背鄉。
1958年10月,陽山并入連陽各族自治縣成立嶺背人民公社。
1960年10月,恢復陽山縣,仍稱嶺背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撤社改區。
1987年1月,改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