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站鎮 | 隸屬:英德市 |
區劃代碼:441881109 | 代碼前6位:4418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R |
長途區號:0763 | 郵政編碼:511500 |
轄區面積:約28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3.85萬人 |
人口密度:13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站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大站社區位于大站鎮中心,距離鎮政府約800米,總人口12296人,其中城鎮人口7984人,農業人口4312人,耕地1658畝。辦事處設在旱塘南路1號。…[詳細] |
聯豐村 | ~201 | 村莊 | 聯豐村委位于大站鎮北部,距離鎮政府約5公里。人口3473人,耕地2102畝。辦事處設在英韶公路邊;聯豐村東有英韶公路.京廣鐵路,西臨北江,水陸交通十分…[詳細] |
菜洲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菜洲村委會位于大站北面,距離鎮政府約3公里,人口3306人,耕地面積1170畝,辦事處設在英坑公路邊,菜洲村耕地平坦,人均耕地較少,農業產業調整后,大…[詳細] |
大塘村 | ~203 | 村莊 | 大塘村委位于大站鎮西南面,距離鎮政府約5公里,人口3317人,耕地2100畝,其中水田1500畝,旱地850畝,辦事處設在楊萬里大道傍。大塘村主要種植…[詳細] |
大藍村 | ~205 | 村莊 | 大藍村委會位于大站鎮東面,距離鎮鎮府約8公里,人口2283人,耕地1027畝,辦事處設在銀英公路邊,大藍村交通十分便利,轄17條自然村為:上金坑村.下…[詳細] |
丹洲村 | ~206 | 村莊 | 丹洲村委員會位于大站鎮西南面,距離鎮政府約8公里,總人口1907人,耕地面積1460畝,辦事處設在新村,丹洲村耕地平坦,種有大量蔬菜等經濟作物。轄21…[詳細] |
樟灘村 | ~207 | 村莊 | 樟灘村委位于大站鎮東南面,距離鎮政府約9公里,人口1186人,耕地860畝,辦事處設在長波公路邊,轄5條自然村:果樹下村.潭風角村.壩子村.橫坑村.洞…[詳細] |
江南村 | ~208 | 村莊 | 因地處翁江與北江匯合口的南面,故名。1950年成立江南鄉政府。1958年改為江南大隊。1983年改為江南鄉政府。1981年改為江南村委會。1990年改…[詳細] |
波羅坑村 | ~209 | 村莊 | 波羅坑村委位于大站鎮南面,距離鎮政府約12公里,人口3441人,耕地794畝,辦事處設在銀英公路邊,波羅坑村耕地平坦,主要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水…[詳細] |
黃崗村 | ~210 | 村莊 | 黃崗村委員會位于大站鎮東面,距離鎮政府約15公里,人口2332人,耕地面積613畝,辦事處設在黃崗街,黃崗村約有林地13萬畝,種植水果3000多畝,林…[詳細] |
側塘村 | ~212 | 村莊 | 側塘村委會位于大站鎮東面,距離鎮政府約19公里,人口3479人。耕地1829畝,辦事處設在下太公路邊,側塘村種養業發展較快,大量養殖天農雞和種植砂糖桔…[詳細] |
景頭村 | ~213 | 村莊 | 景頭村委會位于大站鎮南面,距離鎮政府約4公里,人口3661人,耕地面積1789畝,辦事處設在江景公路邊,距離銀英公路約400米,交通方便;景頭村耕地廣…[詳細] |
地名由來:
大站鎮因京廣鐵路英德火車站設于此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站鎮人口數量為3.85萬人,位列英德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大站鎮地處英德市中部,位于北江與翁江匯合處。東部與東華鎮相連,南部與連江口鎮毗鄰,西部與英德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英城街道辦事處一江之隔,北部與望埠鎮接壤。大站是英德市的交通樞紐,水陸交通發達。是英德火車站所在地,京廣鐵路復線貫穿全鎮南北;公路四通八達,東有長太公路通往長湖名勝風景區;南有銀英公路連接廣州,英佛一級公路(長38公里)起于大站鎮,止于佛崗縣石角鎮,與京珠高速公路連接,到廣州只要一個半小時;西有英德大橋通往107國道;北有英坑公路通往106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正在興建的現代化碼頭——新港碼頭位于轄區內"兩江"交匯處。全鎮總轄面積289平方公里,人口42298人。地理位置
文化旅游:
文峰塔位于廣東省英德市區北江東岸大站鎮江南村,1985年被列為“英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塔距今已390余年,曾兩次遭受雷擊,北面一行狗牙式磚被擊落,但塔身保存尚好。該塔為出檐平座空心磚塔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大站之地建制。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設捕屬竹徑都南灘鳳步小江圖、波羅坑圖、大藍村圖、側黃鄉。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設小江鄉、南岸鄉、大南鄉、波羅鄉、側黃鄉。
宣統三年(1911年),設小江鄉、側黃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設南岡鄉。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全縣設英東、英西、英中3個區,鄉仍沿用舊制,南岡鄉屬英中區管轄。
1951年9月,與今英城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