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村鎮 | 隸屬:云安區 |
區劃代碼:445303101 | 代碼前6位:4453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W |
長途區號:0766 | 郵政編碼:527300 |
轄區面積:約18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02萬人 |
人口密度:10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高村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高村古稱“歌村”,這個名字源于當地人喜歡唱山歌,甚至經常因雙方對唱互不相讓而耽誤農時;又因地處山區,山高林密,民國初期改稱高村。…[詳細] |
高村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高村古稱“歌村”,這個名字源于當地人喜歡唱山歌,甚至經常因雙方對唱互不相讓而耽誤農時;又因地處山區,山高林密,民國初期改稱高村。…[詳細] |
大田村 | ~202 | 村莊 | 因村前有一大片水田,故名。1952年3月至1958年4月設立大田鄉;1953年改為高村鄉,自然村成立互助組;1958年成立初級合作社,高村人民公社;改…[詳細] |
譚翁村 | ~203 | 村莊 | 因據說開時村人姓譚,且很多是老人,故名。…[詳細] |
水美村 | ~204 | 村莊 | 因古代人講多數下面都是從南到北,東先落,最后到西。因而取名為落剩,即“水尾”意思,“尾”與“美”粵語諧音,故名。…[詳細] |
佛洞村 | ~205 | 村莊 | 因與郁南縣接連的山嶺立有佛像數尊,嶺下有一個山洞,故名。…[詳細] |
黃沙村 | ~206 | 村莊 | 1954-1956年成立黃沙初、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后改為高村公社黃沙大隊;1983年后改區設鄉,改為黃沙鄉人民政府;1986年實行鎮(鄉)…[詳細] |
葵洞村 | ~207 | 村莊 | 1950年3月設立葵洞鄉,1958年10月撤銷葵洞鄉,改為葵洞生產大隊,1983年撤銷葵洞大隊,改為葵洞鄉,1986年改為葵洞村委會,1989年撤銷葵…[詳細] |
清水村 | ~208 | 村莊 | 1950年屬高村鄉;1958年屬高村人民公社,名為清水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屬高村區,高村鄉人民政府;1986年實行鎮“鄉”轄村體制,稱清水村民委…[詳細] |
中圍村 | ~209 | 村莊 | 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高村人民公社,設立中圍大隊;1983年撤社改區,改為中圍鄉人民政府。1986年實行鎮“鄉”轄村體制,稱中圍村民委員會,同年區改…[詳細] |
石牛村 | ~210 | 村莊 | 因村委會附近有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上面有個牛腳印,故名。…[詳細] |
金山村 | ~211 | 村莊 | 因曾有村民在此處撿到一塊金子,故名。1953-1957年屬農業合作社金山初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稱金山大隊。1983年設區建鄉時稱高村區公所金…[詳細] |
白梅村 | ~212 | 村莊 | 因傳說以前此地多數人長白色眉毛,“眉”與“梅”諧音,故名。…[詳細] |
司馬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公社化設立司馬大隊,1983年稱為司馬鄉政府,1986年改為司馬村民委員會,1992年改為司馬管理區,1999年改為司馬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六馬村 | ~214 | 村莊 | 因村前有兩座山,左邊為入山馬,右邊為鹿仔型山,以鹿仔型山的“鹿”字和入山馬的“馬”字命名,“鹿”與“六諧音”,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高村古欣賞“歌村”這個名字源于當地人喜歡唱山歌。又因地處山區,山高林密,民國初期改稱高村。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2022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鎮創建單位名單出爐,高村鎮在列。
2023年3月,高村鎮被確定為廣東省2022年度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
2022年10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高村鎮為2022年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花卉苗木)。
2022年1月,高村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高村鎮人口數量為2.02萬人,位列云安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基本介紹:
高村鎮是粵西典型山區鎮, 位于云安縣西北部,東經111°53′,北緯25°56′,東與云浮市郊接壤,南與郁南縣宋桂鎮相連,西與郁南縣東壩鎮毗鄰,北與縣城六都鎮相鄰,距云浮市區19公里,距縣城六都鎮23公里,離廣梧高速公路入口4公里。高村鎮下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350多條自然村,總人口32844人,全鎮總面積188.8平方公里,山地面積21萬畝,其中坡度25度以下山地6萬多畝;水田面積1.2萬畝;旱地0.8萬畝。全鎮擁有小水電站33座,總裝機容量5500千瓦;蘊藏豐富的鉛鋅、錫、鎢、營石等十多種礦產品。
據統計,2009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46億元,比增6.8%,
歷史沿革:
高村鎮轄地,漢元鼎六年(前111年),開始設置端溪縣,所轄的高村地帶在此之后漸有開發。
東晉末期,設永聞縣(即晉化縣),高村鎮地屬縣內。
明萬歷五年(1577年),建東安縣,高村鎮地屬于此。
(在此之前的歷史,對高村鎮具體地名記載不詳。
)清同治年間,設歌村堡。
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堡為鄉,命為高村鄉。
1958年9月,并入六都鄉;同年10月,成立烘爐人民公社。
1961年3月,設高村鎮人民公社。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