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建城鎮 | 隸屬:郁南縣 |
區劃代碼:445322105 | 代碼前6位:44532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W |
長途區號:0766 | 郵政編碼:527300 |
轄區面積:約222.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57萬人 |
人口密度:11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建城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社區居委會駐地在建城圩,故名。張、劉、陳、梁姓最早遷入。1952年設立居民委員會,2001年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舉行第一屆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詳細] |
羅旁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社區居委駐地羅旁圩,故名。黃、莫、李、蔡、史、胡、余、林、彭、蘇、郁姓遷入居多。1952年設立居民委員會,1958年稱羅旁公社水上大隊,1986年設…[詳細] |
附城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落位于建城圩鎮而命名。盧、謝、何、劉姓遷入。建國前為國民黨郁南縣政府駐地,建國后設附城行政村,屬第三區轄。1957年成立附城鄉,1958年改稱附城…[詳細] |
東一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座落在建城之東,又以建城河分成南為東一片村,北為東二片村,故名。…[詳細] |
東二村 | ~203 | 村莊 | 因村地處建城三東,又以建城河分成南為東一片村,北為東二片村,村委會設在東二片村,故名。…[詳細] |
便民村 | ~204 | 村莊 | 因村意在方便村民,故名。新中國成立前為建連鄉轄;新中國成立初設便民行政村;1957年改小鄉;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轄,改為便民生產大隊;1983年屬…[詳細] |
新峽村 | ~205 | 村莊 | 唐、賓、區、沈、劉姓遷入。1958年為新峽生產大隊,1983年改設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稱村委會,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復稱村委會。195…[詳細] |
西鎮村 | ~206 | 村莊 | 因村駐地位于鎮之西面而命名。張、許、左、陳、劉、賴姓遷入。建國初設西鎮行政村,1958年稱西鎮生產大隊,1983年改西鎮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村委會…[詳細] |
白天村 | ~207 | 村莊 | 因建行政村時由白瓦村、天馬山各取一字,故名。…[詳細] |
沙隆村 | ~208 | 村莊 | 因建行政村時由沙沖、下隆各取一字而命名。…[詳細] |
龍塘村 | ~209 | 村莊 | 過去黃龍與龍崗交界有一口魚塘,形似水龍,后人取名龍塘…[詳細] |
車溶村 | ~210 | 村莊 | 吳、何、李姚姓遷入。1957年建鄉,1958年改稱東方紅車滘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車滘村委會,1989年后改為管理區辦事處,…[詳細] |
合村村 | ~211 | 村莊 | 因村地位于建城山溪小河匯合處,故名。新中國成立后建車窖行政村;1958年為建城人民公社轄,成立合水生產大隊;1983年為建城區公所轄,改鄉人民政府;1…[詳細] |
羅旁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因西江羅旁河段有巨石像羅庚,羅旁地處羅庚石之旁而命名。…[詳細] |
羅子村 | ~213 | 村莊 | 因清朝建行政村時,因其處于羅旁的子位的位置而稱羅子鄉,建國后稱羅子村。…[詳細] |
格木村 | ~214 | 村莊 | 駐地村昔日有連片格木而起村名為格木,因村委會設在該村,故名。…[詳細] |
永同村 | ~215 | 村莊 | 因建行政村時取永遠同心之意而命名。梁、周、史、胡、余、錢、莫、麥、張姓遷入。1958年設永同生產大隊,1983年稱永同鄉人民政府,1987后改稱村委會…[詳細] |
沖口村 | ~216 | 村莊 | 沖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心村 | ~217 | 村莊 | 新中國成立前為上四鄉轄下保甲;1957年為大歷鄉轄下地心村;1958年為羅旁人民公社轄,設地心生產大隊;1983年為羅旁區公所轄,改稱小鄉;1987年…[詳細] |
大歷村 | ~218 | 村莊 | 因村委會設在歷口村,“歷口”原為“大歷口”,后簡稱為“歷口”而命名。…[詳細] |
冷水村 | ~219 | 村莊 | 余氏始祖自1849年從廣東省郁南縣東壩長洲村遷入,主要姓余、陳、黃、歐、謝居多。1958年設冷水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冷水鄉人民政府,1987后改稱…[詳細] |
東坑村 | ~220 | 村莊 | 因村駐地坐落鎮東西邊遠山坑而命名。張、蘇、莫、林、周、李、陳、宋、石、何姓遷入。新中國成立初建東坑行政村,公社化稱東坑生產大隊;1958年屬羅旁人民公…[詳細] |
地名由來:
明萬歷五年(1577年)為西寧縣治而建城,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建城鎮入選廣東省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名單。
2023年11月,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公布,建城鎮入選。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建城鎮人口數量為2.57萬人,位列郁南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建城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無核黃皮)。
基本介紹:
建城鎮位于郁南縣西北部,距縣城16公里,總面積222.6平方公里,轄20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4.1萬人。2003年社會總產值5.7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63億元,財政總收入28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78元。建城鎮交通方便,省道水長線貫穿全境,省道、縣道、村道全部實現硬底化,規劃中的廣梧高速公路在境內8公里,其出入口距圩鎮0.5公里,有常年可通航1000噸的西江黃金河道,鎮內水力資源豐富。現有水電站10座,裝機容量2045千瓦,建成35KV變電站,用電城鄉同網同價。旅游資源豐富,有自然景觀迷人、負離子含量高的大歷山、神仙灘,鎮內十大廟宇九大寺貫,素有文明古鎮之稱。建城鎮有以名優
歷史沿革:
建置始于南齊永明八年(490年),先后是南北朝、齊代威城縣縣治,明朝西寧縣治。
民國時期,為郁南縣城,人稱建城古鎮。
建國初,曾稱附城行政村。
1953年,改稱建城鄉。
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一個管理區。
1961年,從東方紅人民公社分出,成立建城人民公社,確定今轄區。
1983年,撤社建區,稱建城區。
1987年,撤銷區鄉,改為鄉鎮建制,建立建城鎮。
2003年9月,羅旁鎮并入建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