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鎮安鎮 | 隸屬:云安區 |
區劃代碼:445303103 | 代碼前6位:4453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W |
長途區號:0766 | 郵政編碼:52730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95萬人 |
人口密度:26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鎮安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萬歷年間,陳璘將軍平定羅旁瑤亂,設東安縣,即“東已安”,“西已寧”,取“鎮已安”之意,故名。…[詳細] |
西安村 | ~201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位于鎮安圩西部,故名。1958為西安大隊,1983年為西安鄉,1986年為西安村委會,1989年為西安管理區,1999年復稱西安村委會,沿用…[詳細] |
民樂村 | ~202 | 村莊 | 因希望村民富裕、快樂,故名。1958為民樂大隊,1983年為民樂鄉,1986年為民樂村委會,1989年為民樂管理區,1999年復稱民樂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民強村 | ~203 | 村莊 | 因為以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吃不飽,穿不暖,要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故名。…[詳細] |
河東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地位于鎮安河東部,故名。1958為河東大隊,1983年為河東鄉,1986年為河東村委會,1989年為河東管理區,1999年復稱河東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河西村 | ~205 | 村莊 | 因該地位于鎮安河西部,故名。1958為河西大隊,1983年為河西鄉,1986年為河西村委會,1989年為河西管理區,1999年復稱河西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南安村 | ~206 | 村莊 | 因該村委會位于鎮安圩南部,故名。1958年稱南安大隊,1966年改為曙光大隊;1983年改為南安鄉政府;1986年改稱南安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稱南…[詳細] |
下圍村 | ~207 | 村莊 | 因1972年赤衛大隊分為下圍、赤衛、永星三個大隊,此地位于下方,故名。…[詳細] |
公安村 | ~208 | 村莊 | 因希望村民健康安樂,故名。1950年稱為公安鄉;1958年稱為公安大隊。1986年改為村民委員會;1989年改為公安管理區,1999年復稱公安村民委員…[詳細] |
永星村 | ~209 | 村莊 | 因1956永光明初級農業合作社和天星初級農業合作社合并,在原永光明中取“永”字和天星中取“星”字取名,故名。…[詳細] |
永豐村 | ~210 | 村莊 | 因希望村民永遠平安,年年豐收,故名。1958為永豐大隊,1983年為永豐鄉,1986年為永豐村委會,1989年為永豐管理區,1999年復稱永豐村民委員…[詳細] |
旺洞村 | ~211 | 村莊 | 因駐在旺洞逕村,故名。1953年設旺洞鄉;1975年稱旺洞生產大隊,在村中宗祠辦公,同年搬遷至旺洞逕舊豬場辦公;1983年改旺洞鄉;1986年改旺洞村…[詳細] |
石坳村 | ~212 | 村莊 | 1958為石坳大隊,1983年為石坳鄉,1986年為石坳村委會,1989年為石坳管理區,1999年復稱石坳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幌傘村 | ~213 | 村莊 | 1958為幌傘大隊,1983年為幌傘鄉,1986年為幌傘村委會,1989年為幌傘管理區,1999年復稱幌傘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萬在年間,陳璘將軍平定羅旁瑤亂,設東安縣,即東已安,西已寧。取鎮已安之意,故名鎮安。鎮安古名勐淋,傣語,意為栗樹壩。因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改“勐淋守御所”為“鎮安守御千戶所”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公布,鎮安鎮入選。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鎮安鎮人口數量為2.95萬人,位列云安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基本介紹:
鎮安鎮是國家的重點鎮、省、市、縣的中心鎮之一,地處云安縣西部,距云浮市區43公里,毗鄰羅定市、郁南縣,歷來是云、羅、郁三縣(市)的商貿集散地。全鎮總面積110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4.3萬人。
鎮安鎮有山地面積9.6萬畝,有耕地面積1.77萬畝,水田面積0.93萬畝,其中旱澇保收面積達0.91萬畝。全鎮土地綠化覆蓋率達50%。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02945畝,森林覆蓋率49%。活立木總蓄積150358萬立方米,綠化率53.7%。全鎮有河流4條。有水庫5宗,其中小(一)型1宗,小(二)型4宗,總庫容達290萬立方米。有小山塘7宗,小型水陂35宗,引水工程36宗。全鎮
歷史沿革:
元代時期,在鎮安設立勐弄司,屬大理金齒宣撫司管轄。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鎮安設立土尉,屬永昌金齒尉管轄。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鎮安設立勐淋守御所,屬永昌府。
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勵淋守御所改為鎮安守御千戶所,屬永昌府。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設立鎮安鄉約。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鎮安一部分境域屬鎮安鄉約,另一部分境域屬新置的邦邁、邦別兩伙頭。
民國十九年(1930
被云浮市定為市級蠶桑生產專業鎮的云安縣鎮安鎮,沿著鎮安河兩岸,放眼望去,只見到處綠色一片,丘陵山坡上一片片的桑樹,猶如一道道“綠色走廊”。 蠶桑業是云安縣鎮安鎮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