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樓社區 | 隸屬:小樓鎮 |
區劃代碼:440118106001 | 代碼前6位:440118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根據何氏族譜記:元末到此成村,初名小陋,后改小樓。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確定小樓社區為廣州市2021年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小樓社區是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401181060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0118。郵政編碼為510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20 ,車牌號碼為粵A。小樓社區與江坳村、西園村、小樓村、廟潭村、東境村、西境村、臘圃村、河洞村、約場村、長嶺村、秀水村、青逕村、竹坑村、羅坑村相鄰。
文化旅游:
何仙姑家廟是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小樓墟何仙姑旅游景區內。始建于唐朝,歷經滄桑戰亂,屢經修建。明代作大規模修繕,清朝清咸豐八年(1858年)重修。家廟磚石臺梁式結構,
歷史沿革:
何氏族譜記:元末到此成村,初名小陋,后改小樓。
1987年稱小樓居委會。
2002年改稱小樓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小樓社區附近有何仙姑家廟、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區、增江畫廊、增城博物館、增城廣場等旅游景點,有“增城掛綠”荔枝、遲菜心、增城絲苗米、增城荔枝、派潭涼粉草、增城烏欖等特產,有廣州欖雕工藝、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車火狗、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畬族拜祖公圖、廣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