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何村 | 隸屬:新塘鎮 |
區劃代碼:440118101222 | 代碼前6位:440118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1955年劃為新何片,因村民多姓何,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新何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新何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新何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新何村位于新塘鎮中心地帶,原系新塘舊鎮門戶,現位于新塘鎮新舊城區中部,總面積2.2平方公里,區內廣深鐵路、荔新公路、石新公路、107國道、解放路、新塘大道等多條主干道縱橫貫穿而過。交通相當發達,地理環境優越。村下屬5個經濟合作社。
現村人口總數為2466人,村經濟收入為年收入160萬元。
當前村相應政府號召,積極改善村綜合環境和治安整治,以良好、潔凈的環境吸引投資者的青睞。
新何村與群星村、甘涌村、瑤田村、東華村、官湖村、烏石村、塘美村、塘邊村、崗尾村、上邵村、白石村、官道村、田心村、上嶺村相鄰。
歷史沿革:
宋代建村,1955年劃為新何片。
新中國成立初期屬新二區,1951年土改后屬何白鄉。
1955年屬新何片。
1956年設新何、慶豐兩高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稱新何大隊,屬新塘公社。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新塘公社),改新塘鎮(區級鎮),新何大隊調整為新何鄉。
1987年撤區改鎮,撤鄉改村,設新何村民委員會,屬新塘鎮,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新何村附近有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區、增江畫廊、增城博物館、增城廣場、小樓人家等旅游景點,有“增城掛綠”荔枝、遲菜心、增城絲苗米、增城荔枝、派潭涼粉草、增城烏欖等特產,有廣州欖雕工藝、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車火狗、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畬族拜祖公圖、廣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
丁鴻(1918~2003),原名湛鑒黎,又名湛鄧鋆,增城新塘鎮新何村人。1938年在中共中央青委安吳青訓班學習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任山西安澤縣青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中央青委巡視團團員。1
區劃: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新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