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章陂村 | 隸屬:寧西街道 |
區劃代碼:440118006208 | 代碼前6位:440118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長途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建村于樟樹嚇,后改樟為章,故名。
基本介紹:
章陂村坐落于增城市新塘鎮的西面,東靠荔新公路,北臨廣惠高速,總面積三平方公里左右,共有五個合作社,465戶,總人口1854人。章陂村地勢平坦,土地資源較為豐富,農業特色明顯,隨著近年工業的發展,村經濟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村里面的軟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基礎建設逐步鋪開,在村周圍建成了發達的交通網,適應了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環境的變化帶動了我村經濟形勢的發展。
近年來,不斷有商人到村設廠經商,使村的經濟環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章陂人用勤勞和智慧不斷創造財富,為社會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憑著自身的毅力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塑造著章陂美好的明天。
章陂村與九如村、白水村、馮村村、中元村、石逕村、路邊村、郭村村、下元村、百湖村、湖東村、斯莊村、湖中村、寧西社區、蓮花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新七區,1951年土改后稱下湖鄉。
1956年合作社時設章陂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稱章陂大隊,屬仙村公社。
1976年改屬寧西公社。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寧西公社),改寧西區,章陂大隊調整為章陂鄉。
1987年撤區改鎮,撤鄉改村,設章陂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屬寧西鎮。
2004年寧西并入新塘,改屬新塘鎮。
2012年從新塘分出改屬永寧街道。
2019年改屬寧西街道。
周邊相關:
章陂村附近有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區、增江畫廊、增城博物館、增城廣場、小樓人家等旅游景點,有“增城掛綠”荔枝、遲菜心、增城絲苗米、增城荔枝、派潭涼粉草、增城烏欖等特產,有廣州欖雕工藝、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車火狗、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畬族拜祖公圖、廣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