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木雙鎮 | 隸屬:蒼梧縣 |
區劃代碼:450421114 | 代碼前6位:45042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D |
長途區號:0774 | 郵政編碼:543000 |
轄區面積:約14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8萬人 |
人口密度:約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木雙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傳此地明朝時有一棵大柯木,大柯木高一丈處分兩叉,形同孖生,人們在此建廟,稱“木雙宮”,后人們在此設攤擺賣商品,至建國前成圩,以廟名圩,稱“木雙圩”。…[詳細] |
天平村 | ~201 | 村莊 | 民國三十六年(1947)為都育村,屬木雙鄉。1950年屬蒼梧縣第四八會鄉。1955年屬旺甫區四回鄉。1958年梨埠公社八會大隊。1961年析置天平大隊…[詳細] |
木雙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傳此地明朝時有一棵大柯木,大柯木高一丈處分兩叉,形同孖生,人們在此建廟,稱“木雙宮”,后人們在此設攤擺賣商品,至建國前成圩,以廟名圩,稱“木雙圩”。…[詳細] |
雙賢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為木雙村,屬蒼梧縣第九區木雙鄉轄地。1952年10月從木雙鄉分出雙賢鄉,屬蒼梧縣第十一區。1955年屬梨埠區。1958年8月稱雙賢大隊管理委…[詳細] |
黎璧村 | ~204 | 村莊 | 1947年為黎璧村,屬木雙鄉。1950年10月由木雙鄉分出黎璧鄉,屬蒼梧縣第九區。1952年5月析出西中、萬安2鄉,稱黎璧鄉政府,屬蒼梧縣第十一區。1…[詳細] |
友誼村 | ~205 | 村莊 | 民國二十二年(1933)為友義村,屬東治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屬木雙鄉。1950年屬蒼梧縣第九區黎璧鄉。1952年屬蒼梧縣第十一區黎璧鄉。195…[詳細] |
西中村 | ~206 | 村莊 | 1947年為塘兒、東古2村,屬于木雙鄉。1950年并入蒼梧縣第九區黎璧鄉。1952年5月從黎璧鄉分出設西中鄉。1955年屬梨埠區。1957年12月稱西…[詳細] |
萬安村 | ~207 | 村莊 | 1933年為萬沖村,屬東治鄉。1947年屬木雙鄉。1950年10月屬蒼梧縣第九區黎壁鄉。1952年10月從黎壁鄉析置萬安鄉,屬蒼梧縣第十一區。1955…[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古時在今雙賢村有一棵大柯木,東一丈高山地方分為兩權,故名木雙。
基本介紹:
木雙鎮地處蒼梧縣東部,東、南與廣東為鄰,西接旺甫鎮,北依梨埠鎮。鎮政府駐地木雙圩,距縣城52公里,全鎮總面積148.5平方公里。有木雙、天平、雙賢、黎壁、友誼、西中、萬安等7個村公所。總人口13764人,全是漢族。全鎮地形為高丘陵山區,以農業為基礎,林農并舉,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經濟作物有木薯、花生、紅薯,主要林業資源有杉、松、竹、雜木等。東安江流經境內,可直通廣東封開縣,木雙至梧州公路是鎮內主要的陸路通道。全鎮現有中小學8所,在校學生1500多人。
榮譽排行:
2023年12月,木雙鎮被授予2023年度廣西森林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富祿官古建筑位于蒼梧縣木雙鎮木雙村西,年代為清。富祿官古建筑為蒼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代,屬蒼梧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東治鄉,隸蒼梧縣東安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稱木雙鄉。
1950年1月,隸東安區。
同年10月,隸屬第九區。
1952年5月,隸屬第十一區。
1955年9月,隸梨埠區。
1958年9月,撤鄉并入梨埠公社。
1961年,分設木雙公社,隸屬石橋區。
1962年10月,改屬梨埠區。
1966年,屬梨埠公社。
1984年,梨埠公社撤銷,分設木雙鄉。
1993年11月,木
區劃: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木雙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