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切學鄉 | 隸屬:東蘭縣 |
區劃代碼:451224208 | 代碼前6位:451224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桂M |
長途區號:0778 | 郵政編碼:547000 |
轄區面積:約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889人 |
人口密度:約10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切學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切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英西村 | ~202 | 村莊 | 英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切亨村 | ~203 | 村莊 | 切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板烈村 | ~204 | 村莊 | 板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納塘村 | ~205 | 村莊 | 納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駐地切學街得名。因該地水田為浸泡田,農民下田耕種時導致腳指丫搔癢,故名。
基本介紹:
切學鄉成立于1984年,位于東蘭縣東北面,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5公里,北與南丹縣吾隘鎮交界,西面、東南面與隘洞鎮接壤,東北面與金城江區三旺鄉毗鄰,全鄉轄5個村民委74個村民小組84個自然屯,有1821個農戶8062人。
切學鄉總面積84平方公里,屬土石山區,其中土坡面積約占三分之二,總耕地面積5959畝,其中水田2500畝,旱地3459畝,河流灌溉面積2022畝。這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境內最高峰為納塘村青山牛洞坡,海拔1209米,鄉府所在地海拔412米。主要河流有切學河自東向西經板烈村、切學村流入坡拉境內,沿河有許多支流匯成,水利資源較為豐富。主要經濟作物有板栗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切學鄉上榜廣西2018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歷史沿革:
清代,屬東蘭州。
民國元年(1912年),屬東蘭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東蘭縣隘洞鄉。
1950年,屬隘洞區。
1958年,屬隘洞公社。
1961年,分設切學公社。
1984年10月,切學公社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