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圩鎮 | 隸屬:港北區 |
區劃代碼:450802101 | 代碼前6位:450802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R |
長途區號:0775 | 郵政編碼:537000 |
轄區面積:約15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7.56萬人 |
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大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大圩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大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建村 | ~202 | 村莊 | 新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蓮村 | ~203 | 村莊 | 上蓮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尋楊村 | ~204 | 村莊 | 尋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民樂村 | ~205 | 村莊 | 民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甘嶺村 | ~206 | 村莊 | 甘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永隆村 | ~207 | 村莊 | 永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仁村 | ~208 | 村莊 | 大仁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仁心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仁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長安村 | ~210 | 村莊 | 長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古村 | ~211 | 村莊 | 石古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永福村 | ~212 | 村莊 | 永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何村村 | ~213 | 村莊 | 何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解放村 | ~214 | 村莊 | 解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塘村 | ~215 | 村莊 | 東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篁村 | ~216 | 村莊 | 東篁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西村 | ~217 | 村莊 | 中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樂堂村 | ~218 | 村莊 | 樂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明代稱平碣,在清代就已成為縣內最大好鎮之一,故取名為大圩。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圩鎮人口數量為7.56萬人,位列港北區各鄉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大圩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大圩鎮上榜廣西2017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基本介紹:
大圩鎮是廣西重點鎮,中心圩鎮位于貴港市城區16公里處,南梧公路橫貫其中,交通十分便捷。全鎮轄18個行政村和1個街委會,總面積159平方公里,總人口8.9萬人。耕地面積5000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000公頃,旱地面積2000公頃,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龍眼、蔬菜等,是慶豐、武樂、白沙、厚祿等周邊鄉鎮的貿易中心和農產品集散地。2003年國民生產總值達3.5億元,財政收入達888.6萬元。現有1個農業銀行營業所,1個信用社4個營業點,郵政儲蓄所1個,去年儲蓄額達1400多萬元,個體儲蓄達6000多萬元。
大圩鎮鎮區面積達150公傾,目前已建成了銀盆、金盆、馬鹿嶺和供銷商貿共4個開發區、7
文化旅游:
龍巖洞位于貴港市城區東25公里的大圩鎮南郊附近的龍巖山西面半山腰上,人們沿“之”字形石級登山,踏上第一百一十一級便到洞府。此洞府門高約4米,門額上鐫刻著明萬歷年間李燾的題字“龍巖洞”。洞內空
歷史沿革:
大圩在明代稱平碣。
清代,稱大圩,設團局。
民國時期,設大圩公所。
1949年后,設大圩鄉。
1950年5月,為第八區。
1958年10月,改為大圩人民公社。
1984年,撤公社改大圩鎮。
1995年10月,地級貴港市成立,屬新設的港北區管轄。
賴文光(1827年—1868年),廣西貴縣大圩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捻軍統帥,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早年參加拜上帝會的“團營”和金田起義,后隨太平-戰桂平、永安(今蒙山)等地,繼
吳俊榮,1924年生,大圩鎮人,退休教師,1946年肄業于廣州新聞學院,歷任中小學教師。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熱心社會公益,譽滿城鄉。解放后曾多次捐資辦學,扶持社會各種公益事業。先后捐資建校、搶修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