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合村 | 隸屬:灌陽鎮 |
區劃代碼:450327100217 | 代碼前6位:450327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40年由魚梁、田沖、東壘3村合并取名“仁合”村,寓意為仁義聯合防御外敵。
基本介紹:
仁合村簡介
仁合村位于縣城西部,屬山區村,距鎮政府所在地12.5公里,全村有21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57人,716戶。全村耕地面積2307畝,其中水田1488畝,旱地819畝,人均有耕地0.98畝。全村有黨員40名,村班子有脫產干部5名。2004年人均收入1500元,人均有糧400公斤。
近年來,該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一是發展林業,管好原有樹木,并擴種經濟林木、毛竹、三木藥材等;二是調出水田和旱地,種植水果經濟作物等,2004年擴種黑李、柑桔水果300多畝,種植生姜200多畝,反季節西瓜100多畝;三是發展畜牧養殖,實現年人均出欄生豬2頭,出籠家禽10
歷史沿革:
1933年為魚梁、田沖2村,屬西河鄉。
1940年由魚梁、田沖、東壘3村合并取名“仁合”村。
1950年大驛村并入,屬龍江區,后屬百壽縣第四區。
1952年設仁合鄉,屬百壽縣第四區。
1953年屬永?h第九區。
1955年屬城關區。
1958年改田沖大隊,并析出雙江大隊,屬龍江公社。
1961年分為田沖、東壘2大隊,屬長德公社。
1962年并為仁合公社,屬城關區。
1968年改大隊,屬龍江公社。
1984年改村并成立
周邊相關:
仁合村附近有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區、唐景崧故居、湘江戰役灌陽新圩阻擊戰舊址、唐家屯古居、灌陽酒海井紀念亭等旅游景點,有灌陽雪梨、桂林腐竹、灌陽油茶、灌陽長棗、紅薯酒、灌陽橙等特產,有灌陽二月八農具節、灌陽農具節、千家洞瑤族盤王節、寶石工藝畫、關公文化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