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垌心鄉 | 隸屬:桂平市 |
區劃代碼:450881206 | 代碼前6位:45088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桂R |
長途區號:0775 | 郵政編碼:537000 |
轄區面積:約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7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垌心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垌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上瑤村 | ~202 | 鄉中心區 | 上瑤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王舉村 | ~203 | 村莊 | 王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谷山村 | ~204 | 村莊 | 谷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督的村 | ~205 | 村莊 | 督的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羅宜村 | ~206 | 村莊 | 羅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連村 | ~207 | 村莊 | 三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練姓人建村,后逐漸發展成圩,自清末民初以來,便成為群眾聚集貿易的小圩場。以地處田垌中心而名。以鄉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垌心圩得名。
基本介紹:
垌心鄉位于桂平市北部,距離城區35公里,金(金田)鵬(平南縣大鵬鎮)柏油路自南往北貫穿5個行政村。全鄉轄7個行政村,行政區域面積112平方公里。2006年末人口2.4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9.83‰。全鄉有耕地面積776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1380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7430畝,糧食總產量4650噸;有林面積0.8萬公頃,封山育林面積23650畝,木材采伐量530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0%;主要農作物有優質谷、淮山、玉桂、八角、沙姜、竹筍、龍眼、杉樹、松樹、速豐桉等。
-
相關介紹
全鄉有13個基層黨組織,黨員603人,其中農民黨員498人。
全鄉有鄉直單位17個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垌心鄉上榜廣西2018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王舉謝公祠,位于桂平市垌心鄉王舉村,祠創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坐北向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占地面積222平方米,抬梁式磚木結構,兩進三開間,進與進間有天井相隔。硬山頂,屋面蓋小青瓦,正脊飾以獅子
陳以績故居位于桂平市垌心鄉谷山村內。故居始建時間不詳,原整組建筑由三部分組成,中部為五開間深三進的主座,左右部分是五開間的橫廂房各五座。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由于年久失
陳大白故居位于桂平市垌心鄉上瑤村內,是陳大白建于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房屋平面呈長方形,建筑占地面積為182.4平方米,坐北向南,總進深8.7米,總面寬19.6米,高8.8米。房屋
黃庭英故居位于桂平市垌心鄉政府北面約7公里督的小學,故居始建于1945年,原建筑面積約5544平方米,現僅存大門,面積為74.4平方米為牌坊式大門,三間四柱式,四方棱柱頂端飾寶瓶,大門上除一
成和堂位于桂平市城北32公里垌心鄉政府北1公里的上瑤村內。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筑為三進深,進與進之間有天井,天井兩旁有走廊,正座兩側有橫廊。抬梁式磚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蓋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宣二里,后稱大宣鄉。
1951年,屬桂平縣第十五區。
1958年1月,屬大宣區。
1958年,為紀念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以金田村命名金田公社,地心屬金田公社。
1984年,屬金田鎮。
1987年,從金田鎮分出設立垌心鄉。
淮山,又稱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是藥療、食療的常用品。近代醫家張錫純認為:“淮山藥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和小便而能止大便。”在選擇使用時,有生用與炒用的不同。生用淮山能補脾養胃,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