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紫荊鎮 | 隸屬:桂平市 |
區劃代碼:450881122 | 代碼前6位:45088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R |
長途區號:0775 | 郵政編碼:537000 |
轄區面積:約2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8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江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三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紫荊老鄉家園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紫荊老鄉家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象軍村 | ~201 | 鎮中心區 | 象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白云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白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田心村 | ~203 | 村莊 | 田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蒙沖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蒙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花蕾村 | ~205 | 村莊 | 花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田泗村 | ~206 | 村莊 | 田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尋蓬村 | ~207 | 村莊 | 尋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木山村 | ~209 | 村莊 | 木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坪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大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深水村 | ~211 | 村莊 | 深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元安村 | ~212 | 村莊 | 元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廣村 | ~213 | 村莊 | 大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合水村 | ~214 | 村莊 | 合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灘村 | ~215 | 村莊 | 古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江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小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紫荊鎮地處山區,熱帶植物繁生,紫荊樹多,素有“荊山紫水”之稱,故鎮以“紫荊”命名。
基本介紹:
紫荊鎮位于桂平市西北部,座落大瑤山山脈南端,東連平南縣,南接本市西山鎮,西與武宣縣相鄰,北同金秀瑤族自治縣交界,距城區41公里。總面積265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000人,有漢、壯、瑤、苗、侗、仫佬、土家等7個民族。2002年全鎮社會總產值6000多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5000多萬元,財政稅收2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多元。
紫荊鎮耕地面積0.84萬畝,其中水田0.64萬畝,林業總面積30.4萬畝,主要盛產杉木、松木等用材林,森林蓄積量30多萬立方米。鎮內還有大量的筍竹、玉桂、八角、油茶等經濟林以及柑桔、橙、李、柿、欖等水果。大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紫荊鎮被授予2022年度(總第六批)廣西森林鄉鎮稱號。
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愛衛會命名紫荊鎮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鎮”。
2017年12月,紫荊鎮上榜廣西2017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太平軍總部—紫荊茶地級別:縣級時代:1851年地址:位于桂平市紫荊鎮茶地村內保護范圍:以趙氏宗祠前座及其前左側兩個小房的四周外檐滴水的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宗祠及宗祠前面長寬各22米的
藍江沖藍缸遺址級別:縣級時代:清代地址:位于桂平市紫荊鎮象軍村馬扁屯木山界的百假坑與藍江沖交叉處保護范圍:藍缸及其周圍6米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相同。公布文件號:
楊秀清故居遺址位于桂平市紫荊鎮木山村東王沖內。故居始建無考,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1平方米,進深4.8,寬4.35。泥舂墻木結構,懸山頂,上覆小青瓦。原是楊秀清居室,解放初期重修后曾是生產隊公
大沖書屋遺址位于桂平市城西北約45公里紫荊鎮蒙沖村大沖屯內,遺址為圓形的土墩,直徑約10米,高出周圍地面約1米,道光二十六年(1846)至次年九月,太平天國南王馮云山曾在此以教書為名,積極宣
曾玉景、羅氏合葬墓位于桂平市紫荊鎮大坪村茶地屯背的山坡上,平面布局呈葫蘆形,由拜臺、祭臺、封土堆組成,墳圈、封土堆由鵝卵石圍砌,灰沙批面。墓坐西向東,墳鑲石碑3方,中間1方,高0.6米,寬0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宣二里紫荊山左水和右水。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瑤王李榮保成立十八山區,后改木山鄉,后又稱瑤山區,轄宣化、開化、歸化3個鄉。
1950年,稱紫荊鄉。
1953年,成立桂平縣第十六區。
1958年,成立紫荊公社。
1984年,稱紫荊鄉。
1993年,稱紫荊鎮。
淮山,又稱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是藥療、食療的常用品。近代醫家張錫純認為:“淮山藥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和小便而能止大便。”在選擇使用時,有生用與炒用的不同。生用淮山能補脾養胃,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