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榃湴村 | 隸屬:新福鎮 |
區劃代碼:450181104205 | 代碼前6位:45018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榃湴,壯語Daemzbamh,“榃daemz”指水塘,“湴bamh”指淤泥,即爛泥塘。傳方姓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1)由橫州海棠村搬來建村,因村邊有爛泥塘,故名。
基本介紹:
榃湴村委共有6名工作人員,榃湴黨總支部設置支委6名,其中支書1名,副支書1名,委員4名;榃湴村委共有黨員93名,35歲以下8名,35歲至55歲的黨員45名,55歲以上40名;榃湴村委有常住人口3657人,共827戶。
榃湴村與潘村村、那河村、彭嶺村、平恩村、塔竹村、白沙村、那恩村、三陽村、獨村村、關塘社區、新妙村、新福社區、北聯村、團富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2年稱榃湴鄉。
1958年稱榃湴大隊。
1962年稱榃湴公社。
1968年稱榃湴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4改稱榃湴村民委員會。
1987年改稱榃湴村公所。
1995年復稱榃湴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榃湴村附近有中華茉莉園、橫縣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西津湖旅游風景區、蓮塘圣茶谷景區、石井生態農業旅游區、橫縣伏波廟等旅游景點,有橫縣魚生、橫縣茉莉花茶、橫縣茉莉花、橫縣大頭菜、橫縣甜玉米、橫縣南山白毛茶等特產,有橫縣茉莉花節、橫縣伏波廟會、橫縣壯族采茶戲、壯族民間故事“百鳥衣”、上林石門龍母文化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西·南寧市·橫州市·新福鎮·榃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