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街鎮 | 隸屬:靈川縣 |
區劃代碼:450323103 | 代碼前6位:450323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18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52萬人 |
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三街指當地人們慣稱的東、南、北三條街道![詳細] |
三街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建成有東、南、北三條街道,慣稱三街而得名![詳細] |
獅象村 | ~201 | 村莊 | 境內北有大象山,南有獅子山,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普賢村 | ~202 | 村莊 | 因舊時境內有座普賢庵而得名。1942年稱普賢村,屬靈川縣南藩鄉。1949年12月屬城鄉區。1952年與獅象村并為普賢鄉,屬靈川縣第一區。1954年屬臨…[詳細] |
五福村 | ~203 | 村莊 | 因舊時境內有座五福庵得名。1942年為五福、蛟塘、嵅中3村,屬靈川縣南藩鄉。1949年12月屬城鄉區。1952年并為五福鄉,屬靈川縣第一區。1954年…[詳細] |
龍門村 | ~204 | 村莊 | 龍門原名門樓村,傳說是龍船地,因以前發生地震,村東一戶下沉,水面平門樓,故名。后以魚躍龍門之說,改稱龍門![詳細] |
龍坪村 | ~205 | 村莊 | 龍坪村位于三街鎮東面,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龍坪村“稻薯”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采用“水稻一紅薯一油菜花”循環種植示范建設,生產的“黃金紅薯干”遠銷國…[詳細] |
廣化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廣化庵得名。1949年為六合村,屬靈川縣城鄉區。1952年設六合鄉,屬靈川縣第一區。1954年屬臨桂縣第十五區。1958年改廣化大隊,并析出龍門…[詳細] |
千秋村 | ~207 | 村莊 | 因境內大溶江千秋峽得名。1952年屬靈川縣第一區溶流鄉轄地。1954年屬臨桂縣第十五區溶流鄉轄地。1958年析置峽背大隊,屬靈川公社。1959年屬三街…[詳細] |
溶流村 | ~208 | 村莊 | 因小溶江、上下南流(今溶流上、溶流下)2村合設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溶江村 | ~209 | 村莊 | 溶江村以河得名。1949年為溶江村,屬靈川縣城鄉區。1952年改鄉,屬靈川縣第一區。1954年屬臨桂縣第十五區。1958年改大隊,屬靈川公社。1959…[詳細] |
潞江村 | ~210 | 村莊 | 因處潞江沿岸而得名。1942年為潞江村,屬靈川縣北障鄉。1949年屬靈川縣城鄉區。1952年改鄉,屬靈川縣第一區。1954年屬臨桂縣第十五區。1958…[詳細] |
地名由來:
三街鎮建城時因設有東街、南街、北街三條主街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三街鎮人口數量為1.52萬人,位列靈川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
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愛衛會命名三街鎮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鎮”。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三街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20年4月,三街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范鄉鎮。
基本介紹:
三街鎮位于桂林市北部,為靈川縣北門戶。距桂林市中心23公里,湘桂鐵路、桂黃一級公路縱貫全境,漓江、潞江河穿過三街鎮,交通十分便利。全鎮轄11個村委,1個居委會,總人口2.08萬人,總面積18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30.9公頃。鎮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歷史的古縣城。昔有文筆千秋一一千秋峽等“靈川八景”,今有新開辟和發現的溶江漂流、石達開翼王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該鎮貯藏有豐富的赤鐵礦、石灰石、河沙等礦,盛產竹、木、柑桔等經濟作物。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了以干畝草莓、千畝葡萄為龍頭的名、特、優新水果種植。1998年,鄉鎮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32億元,實現農業總產值
歷史沿革:
唐代,置靈川縣始,轄區就一直是縣衙所在地。
明朝時期,靈川全縣劃分為4鄉,轄區屬城鄉。
清朝年間,廢鄉設都,全縣劃分為7個都,轄區屬五都;清宣統二年(1910年),廢都設區,全縣劃分為7個區,轄區屬一區,治所今三街集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全縣調整為東北區、西北區、南區3個行政區,轄區屬東北區,治所先設北紹橋村,后移至路底村;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撤區設鄉,全縣設25鄉,轄區設北障、南藩2
靈川三街黃金紅薯干產于靈川縣三街鎮,獨特的土壤和水源使當地種植的黃心紅薯條條莖大皮薄、清脆甘甜,三街紅薯干從上世紀60年代起,便以其獨特的品質和美味聞名千里。當地紅薯干制法獨特,首先將從田間挖出的帶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