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那隆鎮 | 隸屬:靈山縣 |
區劃代碼:450721109 | 代碼前6位:45072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N |
長途區號:0777 | 郵政編碼:535000 |
轄區面積:約25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9.65萬人 |
人口密度:38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3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那隆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那隆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高蘭村 | ~201 | 村莊 | 高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芳塘村 | ~202 | 村莊 | 芳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福村 | ~203 | 村莊 | 長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田村 | ~204 | 村莊 | 新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陳垌村 | ~205 | 村莊 | 陳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岸村 | ~206 | 村莊 | 西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峽嶺村 | ~207 | 村莊 | 峽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思法村 | ~208 | 村莊 | 思法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充頭村 | ~209 | 村莊 | 充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尤甘村 | ~210 | 村莊 | 尤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屈村 | ~211 | 村莊 | 龍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水沖村 | ~212 | 村莊 | 水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路司村 | ~213 | 村莊 | 路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楓木村 | ~214 | 村莊 | 楓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馬槽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馬槽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塘表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塘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茶子村 | ~217 | 村莊 | 茶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埠村 | ~218 | 村莊 | 高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清水降村 | ~219 | 村莊 | 清水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上江村 | ~220 | 村莊 | 上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江東村 | ~221 | 村莊 | 江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靈二村 | ~222 | 村莊 | 靈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靈一村 | ~223 | 村莊 | 靈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那垌村 | ~224 | 村莊 | 那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六安村 | ~225 | 村莊 | 六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中安村 | ~226 | 村莊 | 中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平村 | ~227 | 村莊 | 大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山村 | ~228 | 村莊 | 大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坭橋村 | ~229 | 村莊 | 坭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斌屋村 | ~230 | 村莊 | 斌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風華僑林場生活區 | ~599 | 村莊 | 東風華僑林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駐地在那隆街而得名。那隆,壯語,因村前有田,村后有榕樹,故名。
基本介紹:
位于靈山縣中部,全鎮面積250平方公里,轄3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442個自然村,總人口96474人,其中農業人口93415人,耕地面積4219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164.7公頃。1999年,糧食總產雖39399.5噸。 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特產有荔枝、龍眼、香蕉、西瓜。水果種植面積達94575畝,產量19013噸,其中:荔枝67562畝,龍眼8044畝,香蕉9000畝,產量10818噸。西瓜種植面積15000畝,產量37500噸。企業以創稅大戶花炮廠為龍頭,帶動紡織、建材、家俱等行業的發展,鎮內有花炮廠1家,染織廠1家,軋鋼廠1家,紅磚廠6家、家俱廠6家。農業總產值16614萬元,實現國內生
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那隆練轄156個村落。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12~1926年),靈山縣仍沿用團練建制,那隆練含今那隆、三隆2鎮。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團練建制,改設區鄉,那隆屬第五區。
1949年,屬第四區。
1951年,屬第六區,且為區駐地。
1955年稱那隆區。
1957年撤區并鄉,那隆鄉轄10個小鄉,駐地那隆圩。
1958年改稱那隆人民公社。
1984年8月,撤銷人
欽州人杰地靈,英雄輩出。孕育了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云的民族英雄劉永福和馮子材。磨礪了欽州人民“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識與“自強不息”的人格力量;她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有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荔枝之鄉”,